临床,有人诠释为“要尽量在病人床旁”。如今的医生做得到吗?是不是在临床的时间越来越少?什么原因挤占了医生的时间?请看本期讨论——
观 察
医教研头绪太多应接不暇
俞 康(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临床医生为什么不能多陪病人?主要是医生太忙,教学医院的医生要承担医、教、研任务。
比如我每天基本是早8时上班,晚上7时多下班。一上班,首先要交班。如果是星期一,我除了看病人外,还有好多其他工作。比如,我们的内科系是一个“虚拟的科室”,真正的科室是下面的二级学科,如血液科、心内科、呼吸科等。为与教学接轨,作为内科系主任我要组织各专业(二级学科)在一起协调、开会;下午有药物临床试验,还要指导研究生;参加院内外的会诊,帮助解决问题。我每周查房两次,从8∶30到11∶30要看全科共40多位病人。今年“十一”我院新大楼将启用,病床要增加到150张,但人手没有增加,届时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另外,每次查完房,还要留出时间与家属沟通。这个时间是不能压缩的,充分的沟通,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近几年我们科基本没有大的纠纷,证明了沟通的必要性。
如今医生会议多、学术交流多,基本每个周末我们都在开会,实际上是7天都在工作。另外还有很多事务性工作,比如要和骨髓捐献者联系、申报批文,还有医院内很多杂事等。专家兼职也多,如我兼着6个主任职务,还有省市学术职务5个,市政协、九三常委等。头绪太多让人无法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我们拿了一项国家级课题,研究苯中毒对血液病影响的机制。我的研究生做的试验结果与以往结论不同,他告诉了我,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查阅文献,好好思考究竟是为什么。在美国,一个有40多张病床的血液科配有7位秘书,科主任如果要参加学术会议,秘书会把所有必要的工作都做了;如果是搞研究,则大部分时间是放在思考上。我们只得“从头到脚”自己管。
全天候病人不断身心俱疲
金洪权(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儿科住院医师):我是一名毕业3年的住院医师,所在医院是一家三级乙等医院。我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7∶30之前我准时到单位,之后开早会,从8∶00开始要用1个小时左右查房,下医嘱、改医嘱、书写病程记录、为病人办出院。
在处理老病人时,新病人会陆续到病房。每来一位新病人,都要先问病史、查体、下医嘱,大概平均需要40分钟。之后我习惯先进行医患沟通,让家属心里有底儿。然后要做医患沟通情况记录,并让家属签字,这大致需要30分钟。最后再书写首次入院记录、住院记录(即大病历),这是最重要的。质量高的病历不但可以证明医生水平,还可以在医患纠纷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最多,大概需要1个小时(我的速度是全科最快的)。处理完一位病人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一天最多可处理3~4位新入院病人。
同时,我还要处理病房其他病情有变化的病人。我科白天只有一个人值班,既管病房又接病人。按照我们当地儿科的入院数量,一天入院5~7位病人是常事,所以总要加班写病历。
最让我难熬的还是晚上,不仅要管病房、接新病人,还要负责儿科急诊工作。门诊加急诊只有一位医生,有时候来了住院病人,刚要下医嘱,又来了急诊病人,处理急诊病人的同时,病房又有病人发热、呕吐。这种事情经常会出现,睡觉基本不可能。不能睡觉倒没什么,因为干的就是这个工作,但同时要处理3位病人,总会有先后,为了让排在后面的病人家属理解,我都要解释一番。记得今年春节值夜班,从接班开始,因感冒发热进来的病孩一个接一个,快到晚上11时病人少了,我刚要休息,刚出生的三胞胎又被送来,最重的才1.65kg,其中一个还出现了心跳骤停。经过一番抢救,患儿的病情平稳了,我急忙把3份病历写完,再一看表,已是早上7:00。
我最怕的就是发生医疗纠纷。前段时间我的大学同学王浩被病人刺死,对我简直是当头一棒。不可否认,由于经验不足,我们年轻医师比较重视辅助检查,因为这些检查让我面对家长解释病情时更有底气。记得有一个家长拿了3家医院出的化验单找我,希望确认前几个医生看得对不对。当时我心中就暗想,坚持做辅助检查是对的,如果我不做检查,当他们跑到其他医院检查一旦发现有异常时,很可能告我一个“诊疗不当”。医疗行业本来就有很多不确定性,出现意外并不少见,一旦出问题,无论你以前做得多么好也没用。我只希望,社会、政府、立法部门应避免将医患对立起来,避免总是一味地追究医生的责任。
分 析
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屠规益(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教授):这是一次不及时查房带来的血的教训:一患者35岁,上颈部长了一个3厘米肿块。3个月后他到一家三甲医院诊治。医师怀疑有转移癌,建议手术切除。手术后第一天,住院医师记录了颈部喉及气管不在正中位,向对侧偏斜,病人有一点吸气不畅。同日病历中没有上级医师的记录,没有针对以上病情的处理意见。术后第二天,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医师考虑有伤口出血,急送病人到手术室。病人被送上手术台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抢救后恢复,但病人遗留颅内并发症。
术后伤口出血常见,但应该及时发现以防止发展到呼吸困难。这类严重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低年资住院医师虽然已经发现现象,忠实地记录在案,但高年资医师没有及时查房而未能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导致难以逆转的并发症发生。
医院有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 这一制度的精华在于病人一住医院,就有住院医师主管。如果住院医师处理不了,可请教二线甚至三线医师;如果问题紧急,上级医生需马上过来帮助处理、抢救。但是,现在有的三甲医院在晚上或节假日只有低年资医师值班,没有上级医师,为了防止事故,他们拒绝在上班时间以外收留危重急诊患者。
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富裕,大量病人涌入医院,大城市大医院首当其冲。但是,医疗条件没有改变,如后勤供应、管理模式、现行制度等跟不上客观需要。为满足病人的就医需求,医院床位数一扩再扩,有的医院甚至比建院时规划的床位数翻了几番。为了压缩成本,医院又不肯增加医务人员数——到2009年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75人,美国则是3.59人,法国3.37人,只能一味地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城市的医疗力量及设备即使这样超负荷运转,也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主治医少难以坚持每日查房
班甡生(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专家多是按需要下临床,对于刚入院的重病人往往花的心思比较多,会经常到病人床边;到后期,病人的病情稳定、处在康复痊愈期,专家已没有必要在此停留,又去忙其他病人了。
应该让患者知道,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科主任或主任医师亲临,主治医师也能解决相当多的临床问题。主治医每日查房1次,基本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只可惜目前主治医这一层普遍缺乏,且他们还要看门诊,所以每天查房一次的制度往往在这一层执行得不好。
患者希望专家多下临床看病人,专家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其实,卫生部为解决这一矛盾已做了努力。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对住院病人应有固定的医师负责,实行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负责制……每周主任医师(科主任)至少查房一次。随着医改的深入,2010版《医院工作制度》第26条的查房制度修订为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2次。
专家查房次数的增加不仅体现在常规的每周教学查房上,还体现在对危重病员上。《医院工作制度》要求,住院医师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员。
设备渐强医患间的距离渐远
李惠薪(呼吸内科教授):近年来医学突飞猛进的超速发展,横空出世了多若繁星的先进仪器和检查手段,仪器离病人越来越近,从他们身体里抽取的血和活体组织越来越多。而医生与病人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医生带给人的温暖回忆越来越少。
患者住院数周后出院,说不出主管医生的姓,更不要说名字了,至于病房中谁是住院医、主治医、主任,就更难分清了。医生们不仅看望患者的次数少,而且每次时间都很短暂。门诊病人由于接触时间短,简单询问后,很少进行体检,即开出一摞化验单,没有10天半个月,不掏几百甚至数千元,很难拿到结果。医生与患者间被冷冰冰的仪器和抽血的针管拉开了距离。
病情和人的面貌一样,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就算同样的病发生在同一病人身上,由于得病的时间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老一辈医生告诫我们,一个医生不管他的本领有多高,他对病人病情的了解都应该是无止境的。对任何一位病人,都不能说我们的认识到顶了,不需要继续观察了。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是不断在反复中深化。
已故中国儿肾奠基人王宝琳教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是一位医德高尚、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的专家。上世纪50年代急性传染病患者多且病情危重。由于患儿大多不能进行交流,个体间病情差别悬殊,不能照本宣科按章办事。要靠医生过硬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经过高超缜密的分析,因人而异,拟订抢救方案,以弥补当时医疗设备落后、药品匮乏的不利。她总是守护在病床旁,仔细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瞳孔、意识、反射、肤色、皮肤弹性,准确计算液体丢失量。她亲自去称量重症腹泻患儿每一次大便的重量,还要检测大便中丢失的电解质。她提出了科学的2∶2∶1补液方案,并且指出腹泻是低血钾所致,必须见尿补钾,甚至具体到补钾的浓度、速度。那时重症消化不良病死率很快就下降到1%以下,不能不说是王教授的巨大贡献。
一位纯粹的医生应是以良心和尊严播撒爱心的使者,对于每一位病人的服务既是一次完整的实践,也是一次全新的实践。
对 策
妥善处理临床与学术的关系
周 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生越来越远离临床的现象目前在医疗行业普遍存在。有种说法叫“两机”医生,即“专家在飞机上,学生在计算机上”。随着近年来知识爆炸和学科迅速发展,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时间也被大量分解,各种各样跨省市、跨地区的学术会议耗费了很多时间。而学术研究和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入学习,也占据了医生相当一部分时间。
我认为,病人的诊疗效果好不好,有时起关键作用的并不是高深的技术,而是高度的责任心和规范化诊治。因此对于一个医疗集体而言,最关键的是执行铁的纪律和雷打不动的制度,保证医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临床实践。以我科为例,周一到周五都有严格的医疗规程。每天早晨及下午我们都要指导一线医生查房,重点分析疑难病人、重病人和新病人。每周一早晨15分钟的读书报告时间,介绍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国际现状及研究进展,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周二早晨与放射科专家共同阅片,结合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讨论,相互促进。周三上午分别对四个病区中的疑难病人、死亡病人和出院的疑难病人进行病例讨论。周五上午全科共同进行1~2个疑难病例讨论。每日常规三次查房制度不仅增加了与病人沟通的时间,也促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病人的诊治方案及时进行调整。
学术研究对医生而言也非常重要,其最终目的是为临床服务。因此,应妥善处理临床实践和学术工作之间的矛盾。首先建议医生合理安排时间,在保证不影响临床工作的前提下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研究。其次,要将商业会议的核心内容逐渐向学术化、科学化、客观化转换。第三,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务对专家级医生的影响,如我科配备了经营助理、专职秘书、科研秘书等,专职处理行政杂事,保证专家级医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临床会诊,把有限的精力用在临床,把时间还给病人。
严格执行分级分层管理制度
杨鹏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病人感觉在病房看不到主任级的专家,有个原因可能是病房周转太快,有些病人三两天就出院了,主任大查房通常是一周一次,有些病人还没轮到主任查房就出院了。还有一些医院,高新技术只掌握在几位医生手里,这部分医生早晨进入手术室,一直做到晚上,也没有精力再到病房了解病情。
我认为应从广义上理解“临床”二字的含义。一味强调守在床旁并无意义,只要是为病人诊治投入时间和精力,就是在临床一线。是否能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陪病人,关键还在于科主任要把工作安排好。如果能做好分级分层管理,是能够保证的。
以我科为例,我们让尽量多的医生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这样医生的积极性高,又不太累,从而保证每位医生有一定比例的时间多看病人。另外,科里分几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有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对病人分级分层管理,可保证与病人多接触。如果有急危重病人,主任一定会及时赶到临床一线。
这一分级分层管理还可以体现在门诊上。现在的病人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患小病也希望找大专家,图个放心。比如我一个上午门诊看了30多位病人,但较疑难的不到8位,专家时间都被分解和浪费了。门诊就医也应采取层级就诊,由普通医生进行首诊,首诊医生对病情把握不准或判断不清时,再转到上级医生那里。这样就避免了大专家看小感冒的现象,让最权威专家发挥最有价值的作用。
抓薄弱处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周福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目前临床上由于医生文字工作过多、非医疗性工作占用高比例工作时间等原因,使得医生同病人接触的时间比较短,甚至有一些上级大夫不能亲自察看病人就下指示,导致临床诊断或决策出现偏颇。而医疗上更有一些薄弱环节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周五晚上及周末就是病房管理的薄弱环节。在这一时段很多专家要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或者会诊,这时病房的医生最少,这一时段入院的病人可能要等到3天之后才能看到专家或者主任。因此,容易出现诊疗不到位现象,延误病人的治疗,存在安全隐患。
为避免薄弱环节出现问题,我科自2010年年初就开始实施星期五晚上和星期天上午主任查房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质量,减少了医疗安全隐患。
有一次周五晚查房时,病房主任发现某患者,女性,50岁,因急性肾衰竭住院。住院后明确诊断为膀胱潴留引起的肾后性肾衰竭,经过及时导尿,患者肾功能已恢复正常,正准备于近期出院。可是这个周五的早晨患者出现低血压和直立后晕厥。白天主管医生认为患者系入量不足引起的低血压,可是经过补液治疗患者病情丝毫没有改变。在主任晚上6时查房时,患者再次发生直立性晕厥。经过了解病史,患者在发病之前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3月余,此次急性肾衰竭后未再服用激素。根据这一病史,主任当时怀疑患者是肾上腺皮质危象,遂给予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患者低血压和晕厥很快消失,最终证实了肾上腺皮质危象这一诊断。
这一患者病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得益于周五晚上的主任查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据不完全统计,每次周五晚查房,病房主任都会对病房中约10%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持有不同想法,需要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其中大部分诊疗会有所更改。
诊断过程包括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病情观察、病情分析等。这一过程要求医生必须认真、仔细,经过深入思考,谨慎分析、讨论,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再分析、再讨论,才有可能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与病情评估。哪位医生掌握病人的信息越多,那么他诊断疾病的准确性就越大,越有发言权。作为医生,应坚信“不看病人的医生不是好医生”,要主动解放出来,把看病人的时间还给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