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7岁,以间歇性右上腹痛3年加重7天之主诉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上腹部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内径0.6cm;肝、胰、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证实为单发结石,约1.5cm。生化指标检测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阴性,腹部平软,右上腹压痛阳性,墨菲氏征阳性,符合“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诊断。处理办法:全麻下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壁厚0.5cm,充血水肿明显,张力较高。胆囊三角显露不清晰,术中出血较多,纱布块反复擦拭,对胆道刺激明显。患者术后第三天出现寒战高热、巩膜轻度黄染,急查上腹部B超:胆总管上端轻度扩张,内径0.8cm,下端显示不清,未见明显结石影。会诊后考虑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胆管炎,给予激素配合消炎支持对症治疗7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体会:急性胆管炎的常见致病因素为胆管结石所致梗阻,其他还包括肿瘤、炎性狭窄和蛔虫等因素,多伴有细菌感染。常规手术如胆管探查,胆道的反复刺激水肿、胆道残余结石均可诱发胆管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胆管炎的病人相对较少见,提示医生工作中应认真分辨,避免粗暴牵拉胆囊,刺激胆道,诱发术后急性胆管炎。尤其是患者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局部水肿明显,胆道压力较高,胆囊三角显露不清晰时,更应警惕。术后出现上述症状亦应考虑该病的诊断,以便合理治疗。
陕西省蒲城县医院肝胆外科 杨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