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第二军医大学——黄浦江畔的“人才高地”

2018-12-13 21:44:02浏览:4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从单纯就业,到终生事业 筑巢引来凤栖枝。近年来,第二军医大学创新机制引进大批优秀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其中包括引进一批

    从单纯就业,到终生事业

    筑巢引来凤栖枝。近年来,第二军医大学创新机制引进大批优秀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其中包括引进一批非现役文职人员。

    “原本只是为了就业,现在决定当成终生事业了!”非现役文职人员尹川没想到,自己一进门就有了“家”的感觉:学校根据她消化内科科研特长,为她量身制订了长远发展计划。“打底子、搭梯子、铺路子”的系列举措,使她担负的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尹川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文职人员”、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并荣获上海市“市长奖”。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钱其军的经历,更是该校不拘一格纳人才的有力见证。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治疗科主任、病毒及基因治疗实验室主任的他,是学校的一名转业干部。

    转业数年后返聘回来,令钱其军意想不到的是,学校决定由他带领一个全部由非现役人员组成的科室。在吴孟超院士带领下,钱其军和他的团队致力于肿瘤的基因-病毒、全长抗体基因、肿瘤干细胞等方面研究与治疗,先后获国外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6项,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课题。

    既找“位子”,又搭“台子”

    “现在,我就是一门心思在党委给我搭的台上干出成绩!”当初差一点转业的血管外科专家曲乐丰说,学校党委既帮找“位子”,又帮搭“台子”,是实实在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曲乐丰原先是二医大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学校党委为他组建新的血管外科诊疗团队,并在所属长征医院创建了由他领衔的血管外科。有了平台后,曲乐丰创立了血管吻合口局部基因和药物导入系统和小血管无缝线胶粘吻合方法,成为国家卫生部指定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首席技术指导专家。

    为一个人创建一个科并配备科研团队,类似的用才创新之举在该校并不鲜见。为了给优秀人才打造平台,该校启动了一项特别工程——第二军医大学专家工作室,把全校在教学、科研、临床方面成绩突出的人才进行梳理,由校党委考核后,分批次建立工作室。

    于恩达是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内镜中心副主任。他的肠镜手术堪称一绝,病人痛苦小。随着于恩达肠镜工作室正式挂牌,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

    既给“想头”,更给“奔头”

    搞医学的,谁能没个“想头”?当名医、当名家……第二军医大学党委认为,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人才的“想头”变成“奔头”。

    记者在学校政治部看到厚厚几大本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规定和法规文件,其中“走出去、请进来、推上前、摆到位”的“十二字方针”,就让“奔头”触手可及。

    走出去,该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著名院校建立了协同办学机制,选派有发展潜力的骨干出国进修,费用全部由学校负担。请进来,学校特聘世界知名专家教授为客座教授,除正常教学科研指导外,还组织这些专家为青年人才修正成长路标,提出发展意见,提高科研起点。推上前,大力扶持中青年骨干承担包含新理念、新概念、新技术的前沿课题,在开创性前沿研究中培养提高。摆到位,将人才划分成梯队,放手让他们主持重大教学科研任务,通过岗位摔打,不断提升能力水平。

    除此之外,学校还坚持“立足上海融合、携手全国协作、放眼全球攻关”,争取到了一大批全国、全球领先的攻关项目,依托这些项目培养摔打人才。世界卫生组织在该校设立了WHO/TDR临床数据管理中心和WHO基因合成与表达中心,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在免疫学、生物学肿瘤诊治等领域建成了7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该校与中国科学院合建了转化医学研究院……这些项目为人才成长打造了坚实平台。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卫生支援分队赶赴雅安灾区

上一篇:

成都军区总医院同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协作医院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