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例由13.3%增加到16%,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
令人尴尬的是,拥有众多老人的中国,至今未将老年医学列入国家医学学科的目录中。而疼痛学科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入围。
在日前成立的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老年医学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上,白书忠理事长提出应突破这一老年医学发展的瓶颈,以促进其支柱体系和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值得指出的是,我国老龄化不仅发展速度惊人,而且人口快速老龄化与高龄化、空巢化相交织,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相伴随,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了新的难度。
据全国老龄办抽样调查表明,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3300万,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专业化护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最少需要护理人员1000万,但真正从事此职业的只有22万人,这其中持证上岗的仅有2万人。这将使我国社会养老和养老服务面临极大挑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该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委员李小鹰提出,如何提高老年慢病的管理水平,建立符合国情的老年医疗机构和居家养老长期照护的模式;如何开展老年医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包括建立中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建设老年医学专家体系,进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都需要细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