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参加总后勤部老干部工作会议的百余名代表,来到位于京西的解放军总医院金沟河干休所观摩。作为“全军先进干休所”,这里服务保障着一批我军“国宝”级的医学大师和专家级的医疗管理干部。干休所工作人员秉承“爱老敬老,团结奋进”的精神,为老干部打造幸福家园的做法广受赞誉。
整合资源,打造宜居营院
绿地草坪随处可见,白果树、翠塔松挺立四周,“敬老大道”笔直宽阔。
“住在这样的院子里,舒心啊!”正在营区“杏林园”里散步的离休干部赵冠英教授感叹道。
一句舒心的赞叹,凝聚着工作人员10余年的辛劳。建所之初,因条件有限,各项设施不够完善,仅有的一点活动空间又被停车位占得满满当当。
“老干部队,加油!”前不久,一场工作人员与老干部的趣味篮球比赛正在该所室内篮球馆火热进行。谁能想到,这个标准化的运动场馆,曾是一处存放燃煤的废弃地下煤池。
近年来,该所从实际出发,整合内部资源,按照宜居家园的建设标准,邀请专家对营院进行规划,修建石山瀑布景观、文化休闲长廊等,让老干部在院内就能感受到公园般的惬意。利用锅炉房改造腾出的200多平米空间,将零散各处的服务设施整合成一个集鲜活禽蛋、新鲜蔬菜、缝纫干洗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让老干部足不出所即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现在讲宜居城市,我们这里是宜居干休所啊!”老干部纷纷伸出拇指夸奖道。
精细服务,助力颐养天年
“朱主任,帮我约个检查吧。” 老干部张文奎因患肝癌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
医疗保健中心主任朱新华打开办公电脑上的“医生工作站”,轻点鼠标便挂好第二天上午的专家号,并预约了CT等相关检查。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明天我去医院就可以直接做检查了,多方便啊!”老干部张文奎赞叹道。
在全军干休所信息化建设中,该所率先建起“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医生工作站”,实现了医院与干休所医疗信息互联共享,老干部不到医院即可实现挂号、取药、预约检查。
“为方便老干部看病就医,我们开展定期上门服务。”朱新华一边说着一边拎起药箱,来到88岁的老专家田牛教授家中,为因病卧床的老人打针。
针对老干部普遍进入“两高期”的实际,该所根据需要开设家庭病床,定期巡诊,送医送药。
“滴滴滴……”一阵急促警报声后,医疗保健中心值班室电脑上显示出呼救对象姓名、住址及既往病史等信息。值班护士林爱华根据救治内容提示,迅速配好急救药品,赶往救治现场。
面对因严重便秘导致两个多小时排解不出的老专家,林爱华二话没说,配合外用药物,将老人干硬的大便一点点抠了出来。
“亲生儿女也做不到啊!”解除痛苦的老专家感动地说。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方便抢救,该所在老干部家中安装了应急呼叫系统,不仅可及时报警,而且其医疗档案能同时显示到医疗保健中心的计算机上,方便医务人员迅速准确地处置。老干部由衷地说:这套设备让人安心,面对突发病情我们心里有底。
文化建设,增色怡情生活
作为营院人气最高的地方,该所老干部大学常年开设书法、绘画、工艺、声乐、戏剧、舞蹈、健身等专业教学班。
年逾九旬的老专家叶惠方,参加大合唱和小合唱两个班的活动。每次教学排练,她都提前到课。她高兴地说:“我跟大家在一起,感到很充实。”老干部家属王青退休后,很少走出家门。成为老干部大学学员后,她参加了书画班、模特班的学习,作品和演出都很精彩。她深有感触地说:“老干部大学给了我晚年生活的乐趣和享受!”
“注重教学与娱乐相结合,通过将教学成果演出来、展出来等多种形式,提高老干部的积极性。”该所老干部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华介绍说。
经过近10年的努力,老干部大学成绩斐然:“夕阳美模特队”参加“全国老年模特大赛”,荣获一等奖,并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俏夕阳舞蹈队”排练的皮影舞在驻京军地演出20余场,并入选全军驻京部队老干部文艺汇演,受到总部领导称赞;工艺美术班制作的手工艺品,作为解放军总医院的礼品多次赠送给来访的外宾。
“退隐归书山,读书偿夙愿。夕阳隐山后,彩霞挂满天。”离休干部孔祥桢所写的诗句,生动表达了干休所老同志的心境。
老干部快乐和满意的背后,是干休所工作人员的默默奉献,正如他们创作的那首《敬老路上》歌曲所唱到的:我心存敬仰所以愿意担当,陪您走过最美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