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基层医生晋升不应期盼降低标准

2018-12-13 21:52:08浏览:5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技术职称是衡量一位医生业务能力的标志,所以对各级职称都有明确规定。其中,对高级职称的要求包括四方面内容:系统的基础理

  技术职称是衡量一位医生业务能力的标志,所以对各级职称都有明确规定。其中,对高级职称的要求包括四方面内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发展性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技术工作经验和能力,较高水平的论文和外语水平;组织指导和科研能力;学历和资历。医务人员晋升职称时,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

  关于论文问题,我同意这样的观点:“论文本身属于科研能力,科研与临床相结合,需要一个相对学习的过程。如果是一位技术高超的临床医生,总会有许多感性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写出论文,这种质的飞跃在每一位医生身上都应该体现。” 有人认为,医生频繁加班,超负荷工作,还要背负沉重的家庭负担,致使无暇顾及写论文。试问,如果无暇读书,无暇阅读国内外进展资料,无暇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如何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能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应用于临床?如何能确定本专业的科研方向,成为一名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医生?

  医生如果不勤奋刻苦,可能会带来血的教训。笔者曾参加一脑出血病人的会诊,某大医院的高年资脑外科医生也在其中。他表示,由于病人所在医院无CT 设备,导致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无法确定,不能手术,并对病人的预后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另有一位工作多年的基层内科副主任医师,给一位急性肾炎病人经小壶静脉滴注庆大霉素,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些工作了多年的临床医生,能称得上经验丰富、技术高超吗?

  不可否认,在一些中小医院,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层医院,缺乏必要的科研环境和上级医师的指导,缺乏必要的图书资料,这给撰写论文带来了困难,但关键是医生本人是否具有科研意识。即使地区偏僻,医生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也不能“偏僻”;即使地区落后,医生的医疗技术也不能落后。

  笔者从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偏僻草原上一所交通闭塞、设备较差的县级医院工作,但坚持利用自己在医疗预防第一线工作的优势,从病历、手术记录、病例讨论等基础医学写作入手,与自治区医学院图书资料室建立密切联系,参加英语函授学习,克服种种困难,在城市大医院医生无法想象的困难条件下,在无法详细分科的复杂医疗实践活动中,已有近30篇医学论文和译文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或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我认为,辛辛苦苦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特别是中小医院的医生,不应该期盼着降低职称评定标准,而应积极进取、创造条件,努力达到高级职称评定标准。

  至于有人提出“大小医院、大小研究所都用一个标准,谁还愿意在小医院干”的问题,我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政府应该从工资待遇上向基层倾斜,比如对同等职称的人员,在基层医院工作者,给予更高的工资待遇,而不能通过降低职称评定标准给予照顾。未来的趋势是,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把充斥在医院中的劣质医生淘汰掉。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医生评职称只会越来越严格、标准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努力付出渴望拥有正式编制

上一篇:

面肌痉挛 新学说助力临床疗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