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员截肢后,病人肯定会丧失身体的一些功能,因此就需要佩戴假肢。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截肢的人穿上假肢都可以发挥出最佳的功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正确指导截肢病人尽早开始康复锻炼。
预防截肢畸形
对于截肢的病人来说,刚手术完的时候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可能会有一段时间要坐轮椅或者拄拐,这段时间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如果身体长时间处于某种姿势,就容易引起关节变形或者活动障碍。如小腿做截肢手术的伤员,卧床的时候残肢常习惯弯曲放置,这样残肢感觉会比较放松和舒服。但时间长了,患者的膝盖和髋部就伸不直了,将来会影响到假肢的穿戴。
大腿截肢的病人如果经常坐着,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残肢的剩余部分总向前伸,放不平。总坐轮椅的病人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伤员在拄拐时经常把剩余的残肢架到拐杖的扶手上,结果也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对于大腿截肢的病人,只要每天趴2~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就可以预防腿伸不直的问题。在趴的时候,可用力向后伸大腿,家属可以在病人练习伸腿的时候给一定的阻力。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样的截肢病人,都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否则,剩余的胳膊或腿就会变形。只要经常变换各种姿势,就能有效预防这个问题。
截肢的运动训练
一般来说,四肢的伤口会在半个月左右初步愈合,但是深部组织比如肌肉,要长牢固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早期的肌肉收缩练习要在控制下进行,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大多数病人在手术后3天左右,伤口的疼痛减轻后,此时可以开始肌肉的收缩练习。这个时候一般最靠近截肢部位的那个关节会有石膏固定,不能活动,只能主动练习控制这个关节的肌肉绷劲儿。而那些没有被固定的关节,只要活动的时候不感觉伤口痛,就要尽早活动。让病人自己动起来,要比家属帮他活动效果更好。一旦石膏拆掉,所有的关节都要让病人自己充分活动,每次活动时都要完全活动到最大角度并且保持5秒钟以上,千万不要让关节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反复、快速活动。这样的练习应该每天早、中、晚分开进行,每次做3~5组,每组做10~15次。具体要根据病人的体力来调节。
病人截肢后,一般一个月左右伤口愈合就比较牢固了,这时可进行一些残端的练习,为将来穿假肢做准备。开始的时候可以轻轻地拍打或按摩残端,使它适应外界的刺激。如果不痛,就可以试着做一些残端负重的练习。
截肢后,在病人的身体内部留下了骨骼、肌肉和神经的断面。人体在这些切断的部位会表现出很强的再生能力,结果可能将来在骨骼的残端形成骨刺或滑囊,神经断端形成假性神经瘤,儿童截肢后也可能随着发育出现畸形等问题,需要再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