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老年人肠梗阻须警惕肠癌

2018-12-13 21:52:37浏览:2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68岁王女士,因腹胀伴大便性状改变一月余在我科住院。入院后常规检查发现有胆囊结石,血色素6.0g/dl,其余基本正常。初诊医

  68岁王女士,因腹胀伴大便性状改变一月余在我科住院。入院后常规检查发现有胆囊结石,血色素6.0g/dl,其余基本正常。初诊医生认为是胆囊结石导致的腹部消化道症状,便转入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较好,9天后拆线出院回家。

  两周后,患者再次因腹胀伴剧烈呕吐、大便性状改变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胆囊切除术后、肠功能紊乱、胆汁返流性胃炎、电解质紊乱”收入消化内科治疗。在消化内科治疗一周后,患者的呕吐、腹胀有所缓解,但亦有反复。入院第9天,患者腹胀难忍,请外科会诊,会诊医生怀疑患者为术后肠粘连性肠梗阻,影像检查亦证实的确为肠梗阻。患者再次转入外科,植入胃管后未见好转。外科以“急性肠梗阻”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升结肠肝曲腔内巨大肿块,大小约8cm×7cm×5cm,几乎完全阻塞肠腔。术后病理证实为右半结肠腺癌。

  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呕吐、腹胀伴大便性状改变,按照惯性思维首先会考虑胆汁返流性胃炎。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后肝脏所产生的胆汁没有储存和浓缩的“仓库”,直接流入十二指肠后会经过空回肠、结肠各段,改变肠道的pH值及微环境,进而导致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饱胀嗳气、恶心呕吐、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等。然而胆囊术后发生肠梗阻极其少见,因为胆囊手术一般不会影响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如果是中老年人首先应警惕结肠癌。

  结肠癌在临床上可分为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左边大肠内粪便为液态,且该段肠管的癌肿多为溃疡型或突向肠腔的菜花状癌,很少环状狭窄,故不常发生梗阻。

  与左半结肠不同,右半结肠发生癌变常有如下特点:一、腹痛不适。约75%的病人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注意与慢性阑尾炎相鉴别。如肿瘤位于肝曲处而粪便又较干结时,也可出现绞痛,故应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约50%的病人有食欲不振、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现象。二、大便改变。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与癌肿溃疡形成有关。待肿瘤体积增大,影响粪便通过时,腹泻与便秘可交替出现。出血量少时,血液可随着结肠的蠕动与粪便充分混合,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三、腹块。就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可发现腹块。这种肿块可能就是癌肿本身,也可能是肠外浸润和粘连所形成的团块。前者形态较规则,轮廓清楚,后者形态不甚规则。肿块一般质地较硬,一旦继发感染时移动会受限,且有压痛。四、贫血和恶病质。约30%的病人因癌肿溃破持续出血而出现贫血,并有体重减轻、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恶病质现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保护医生就是保护患者权益

上一篇:

没有“金刚钻”千万别妄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