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应用整形手术结合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严重创伤的临床体会

2018-12-13 21:53:53浏览:26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近年来,我们应用整形手术结合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创面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创伤部位的功能及形态,
近年来,我们应用整形手术结合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创面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创伤部位的功能及形态,降低了致畸、致残率,临床效果理想。现将临床治疗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58例,共计105处创面。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3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28例、打架斗殴致伤15例、皮肤热压伤6例、爆炸伤3例、电击伤2例、机械损伤2例、砸伤2例。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及处理  仔细检查患者伤情,排除颅脑损伤,行全身治疗并对各部位损伤进行相应处理。

  手术方法  对颜面部、四肢皮肤污染严重的擦伤和爆炸伤患者,在全麻下行清创,把嵌入皮肤的异物,如沙石、煤渣、铁、玻璃等仔细剔除,并对创面上的大片油污用磨削器进行磨削。对缺损较多、张力较大的创面采用灵活的修复方法;对单纯皮肤缺损伤,将缺失皮肤找回,清洗消毒,修整成皮片,行原位回植;对未完全挫灭坏死的皮肤组织,清洗后缝合于原位;对缺失皮肤无法找回的创面或指(趾)端缺损、指(趾)骨外露者,从邻近部位切取皮片进行植皮,或采取创缘潜行游离“Z成形”及局部皮瓣或远位皮瓣等修复皮损。

  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  对上述清创缝合后仍有挫擦伤创面或挫擦创面较大而无法缝合者,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药纱直接包扎,24小时~48小时后打开药纱,采用湿润暴露疗法进行后期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将包扎创面打开后,直接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厚约1毫米,每4小时换药一次。每次换药时,用无菌压舌板清除创面残留药膏和创面液化物,以不疼痛、不出血、不损伤正常组织为原则。

  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经整形美容缝合并配合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均于1周~3周后愈合,伤口及创面无红肿。其中,Ⅱ度以下浅创面于1周内基本愈合,未留瘢痕;深Ⅱ度及Ⅲ度创面于14天~40天内愈合,未留瘢痕或仅有软瘢痕。经随访,3个月~6个月后,50例患者伤口瘢痕呈细线状,均达一期愈合,外观满意,无须二次手术整形;6例创面留有色素脱失;2例创面留有软瘢痕。

  典型病例

  某患者,男,33岁,在矿山工作,因矿车故障,被迫双手抓住旧钢丝绳下滑40米,致双手严重挫裂伤,肌腱指骨外露,部分指骨碎裂。患者在当地医院拟行截指手术,遂转入我院急诊,在全麻下行创面彻底清创、整形美容缝合手术。患者术后2天,打开纱布,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处理创面。30天后,创面愈合,无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

  临床讨论

  皮肤软组织挫裂伤在急诊外科中较为常见,早期处理不当易留有瘢痕,甚至造成瘢痕增生和畸形。如有指(趾)骨肌腱外露,创面通常难以愈合,须进行二期美容整形手术治疗,甚至无法避免截指(趾)而致残,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外伤治疗不仅应注重功能重建,更应重视如何最大限度地让组织器官原位再生修复,恢复正常形态。因此,将整形外科处理创伤的技术及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综合运用于急诊严重创伤的治疗中是非常必要的。

  经临床观察和实际应用,我们认为整形手术配合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严重创伤应注意以下几点:

  从伤口初期处理到伤口拆线的全过程中应始终以美观为原则,力争使每个创面达到无瘢痕愈合,将对患者功能和形态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到彻底清创、去除污染严重的无生肌组织、修剪整形,以减少愈合后瘢痕及色素沉着。为了使伤口实现一期愈合,器械应选用精巧、细小,且刀剪缝针须锐利,缝合材料尽可能地选用不损伤组织或对机体无不良影响的可吸收线,缝合时最好不用镊子夹持皮肤。一期手术中应特别强调无创原则,其中缝合质量的好坏常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成败。同时,整形美容外科缝合要求创口对合整齐、无张力、无死腔,创缘组织精确对位,皮肤表面平整,创缘轻度外翻、边距小、针距稍大,并注意对伤口三角形尖端的处理,掌握好创缘两侧长度不等的缝合技巧。

  对于合并较大面积皮肤挫裂及缺损者,在创面处理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组织,对未完全坏死的组织尽量利用,以减少使用皮瓣或植皮几率,避免让其他正常部位受到额外创伤。此外,术中应尽可能地将挫伤组织清洗干净,将其逐一缝合于原位。术后,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油纱覆盖创面,2天后采用暴露疗法,直至创面痊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整形手术结合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严重创伤,可达到一期愈合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肛门下坠警惕直肠癌

上一篇:

手外伤石膏固定须规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