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他的脚抬不利落,程双就弯下腰蹲在地上,用手扳老陈的脚,一步一步向前移动
我家老陈得的是脑出血,一年前被抬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科治疗,如今却能较自如地走出医院。这个转变,凝聚着广大医务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其中治疗师程双的付出尤其多。
那是去年5月的一天,下着牛毛细雨,我又一次怀着沉重的心情带着老伴来医院康复。因为在这之前,专家做了会诊,认为老陈病情太重,行走没什么希望。就连我的弟弟妹妹也劝我说:“康复没用,拖时间浪费钱,你的身体也得熬垮。”听了这些话,我心里暗暗在想,老陈真的没救了吗?不,我要再试一试。想到这儿,我决定带老陈重返医院。
在医院观察了几天后,我来到治疗师程双面前,眼含泪水对他说:“孩子,阿姨这几天一直偷偷地看,你工作起来不声不响,动作娴熟而又细腻,我家老陈就交给你吧。”说着,我的泪水止不住落了下来。当时程双负责的患者已经有十几名,工作量够大的了,但他看我掉眼泪,就答应我说:“阿姨,你别难过,让我试一试,我做得也不一定好,但我会尽力。”几句朴实的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激动得只是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就这样,医生安排老陈每天两次治疗,上下午各一次。每次我都在一旁守候。
程双技术全面,常用一些鼓励的话语,促使老陈主动运动。他每次都对老陈的头、颈、肩、腰、胯、手、腿、脚等部位全方位治疗,动作时轻时重,恰到好处。他还因病情变化而改变康复方法,同时把每个动作规范教给我,并讲解这个动作起什么作用。
尽管这样,半年过去了,老陈的行走还是不见起色。我又一次问程双,老陈到底能不能走啊?哪怕拄着拐杖,歪着走也行。他看出了我的心思,说阿姨别着急,如果很快就训练行走,以后容易走不好,到那时就不可逆了。我听了后心里像开了一扇窗户,又亮堂起来。
程双在治疗中分秒必争,从不随意接听手机或与别人闲谈。他常说:“我最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都盼望着能早一天康复。”每天从早7点至晚5点半,治疗室里都有他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程双一年多的康复治疗,老陈终于可以勉强走几步了。有时他的脚抬不利落,程双就弯下腰蹲在地上,用手扳老陈的脚,一步一步向前移动。看到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汗珠从脸颊滚落,我心疼地问:“孩子,你累不累?”他笑着回答说:“不累,陈叔一天天地进步,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安慰。”
就这样,又过了两个月,老陈终于像模像样地走起来了。我恨不得大声呼喊:“程双啊,阿姨谢谢你,是你给了我家老陈第二次生命!”
程双不单是一名康复技师,还是半个医生。便秘、血压高吃什么药好,平时该注意些什么?胃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老陈的这些小毛病,在他的指点下都好了,减轻了我不少负担。
程双精湛的康复技术、高尚的医德时时感染着我,我为医院有一批像程双一样的治疗师而欣慰。祝愿其他患者在这些治疗师的帮助下早日康复,重获新生。
(辽宁 陈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