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广州军区“红十字”挺进三军演兵场

2018-12-13 22:02:57浏览:51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山岳丛林,火光如网,野战医院同步展开8台手术;波峰浪谷,船体摇摆,电动伸缩式换乘设备快速转运伤员;云端之上,报警灯闪,空
山岳丛林,火光如网,野战医院同步展开8台手术;波峰浪谷,船体摇摆,电动伸缩式换乘设备快速转运伤员;云端之上,报警灯闪,空运医疗队机舱救护重伤员惊心动魄……新年伊始,广州军区联勤某分部组织所属医院根据各自担负任务,在陆海空演兵场开展针对性卫勤保障训练,提高野战救治能力。

  伤员未到救治准备先行

  岭南某地,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野战指挥车、X光车、手术车、远程会诊车等到达指定地域后快速展开,20分钟后一座野战医院拔地而起。

  8名“重伤员”被紧急后送野战医院。后送途中医疗队员通过网络把检查、化验等结果传输到手术组,伤员未到手术方案已生成。伤员一到,8台手术同步展开。

  “07,07,我是01,立即派两台救护车,前往9号高地接收伤员!”接到指令,医疗队立即通过卫星定位系统选择路线,穿越炮火硝烟准确找到伤员,并利用“电子伤票”将伤员信息传输到救治平台。

  伤员到达,救治准备已完成。该分部部长刘忠告诉记者,他们组织所属第188医院与科研院所协作,构建集卫勤指挥、战斗力生物学评估、野战搜救和远程会诊于一体的野战医疗所信息系统,实现人员、装备、药品的网络管理和视频监控,各类医疗信息实现数字化传输,野战救治能力不断提高。

  波峰浪谷手术“一刀准”

  南海某海域,海风呼啸,巨浪咆哮。波峰浪谷中,第421医院海上医疗队接到抢救某驱逐舰4名“重伤员”的指令。医疗队搭乘的医院船向驱逐舰靠拢,但几经努力都没成功。

  “实施二号换乘方案!”只见两名队员立即启动充气泵对折叠式吊篮充气,3分钟后一个能同时容纳4副担架的“气球”呈现眼前。在舰船并靠距离至30米时,队员打开电动伸缩式吊臂开关,一个类似消防车云梯的吊臂伸长达40米,将充气吊篮平稳地吊放到目标舰上。随后,4名“重伤员”被快速换乘到医院船,换乘过程仅用20分钟。

  据医疗队队长洪加津介绍,过去用20米长的人力旋转式吊臂和玻璃钢吊篮,8名队员同时拉动方向铁索才能展开,一次换乘一名伤员至少要一个小时,现在新设备一次就可换乘4名伤员。

  记者在颠簸的船舱内看到,医护人员用安全带把自己固定在手术台上,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被特定装置固定,可根据需要沿滑轨移动。主刀医生陈意说,以往队员们多次开展单膝跪在甲板绣“十字绣”训练,现在即使船摇晃得再厉害也能实现“一刀准”。近年来,该分部联合科研院所取得50多项科研成果,出色完成30余次海上重大卫勤保障任务。

  机舱用上病情指示牌

  1000米、2000米、3000米……运载26名“伤员”的运输机起飞后,飞行高度不断攀升。突然,3名“伤员”床头的报警灯同时闪烁不停。担负机上医疗急救任务的第458医院空运医疗队,按分工迅速奔向报警床位。

  高空中气压低,失血过多的伤员伤口会渗血不止,救治难度大。只见医生谢毅、护士长谢晓萍赶到“伤员”身边,立即进行包扎止血并启用便携式呼吸机进行抢救,不久“伤员”转危为安。

  该分部指导医院空运医疗队着眼空中救护开展针对性训练,使队员能在狭小过道使用简易救护设备,紧急处置低气压环境下伤员伤情加重等情况,摸索出失血过多重伤员救护方法,不断提高队员空中救治能力。

  机舱发动机声音大,队员们在检查伤员病情时,把听诊器换成电子心率仪,把伤员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编成病情指示牌,逐项指给伤员看确定病情是否恶化。经过一个多小时飞行,26名“伤员”被安全移交给后方医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推广包皮环切降低生殖道感染

上一篇:

治疗恶性肿瘤要有微创理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