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林 洵)5月12日,在汶川特大地震5周年和第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2013年中国第11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在四川省德阳市举行。会上发布了来自四川省卫生系统的最新报告,即“4·20”芦山地震和“5·12”汶川地震医疗救治反应力与有效性对比分析。报告显示,地震灾区紧急救援反应能力,特别是灾后72小时快速救援能力的提高在5个方面有所体现。
这5个方面是:当地医疗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启动了紧急有效的医疗支援;积极有效的指挥调度使救援有序展开;能在一周内将伤员分三阶段有序转运;做到了危重伤员“四集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警总医院院长郑静晨说,近年来,我国灾害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救援队伍更加专业规范,院前、院内救治更加有序。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副会长李宗浩在会上提出,我国应加强城市安全第三支力量,即除公安、消防之外的急救医疗服务力量的建设。
会议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武警卫生部等协办。会议的主题是“浴火重生,铸造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