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在题为“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曾强调“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该以人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发展方向”。这就是要从疾病为主的模式转向健康为主的医学模式,即“健康医学模式”。简而言之,“健康医学模式”提倡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帮助病人重返整体健康状态,重建自愈能力,从而依靠重新恢复过来的“健康力”消解和祛除自身病痛。
心身性皮肤病 起于健康状态失调
心身性疾病是指由于心理因素造成身体某部位发生病变而构成的一大类疾病,例如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糖尿病等。若引起皮肤损害,即为心身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斑秃、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对于这一大类疾病,如采用“对抗性治疗”,虽然可以获得急功近利的效果,但停药后极易反复,长期使用可产生很多毒副作用。
银屑病就是典型的心身性皮肤病。诱发银屑病的因素很多,如劳累、精神紧张、连续熬夜、焦虑压抑、酗酒等精神和情绪因素。笔者曾对150名银屑病患者的A型性格进行过调查研究。结果提示,61%的银屑病患者为A型性格,他们往往好胜争强,缺乏耐心;60%~80%的银屑病患者有中等以上的焦虑和压抑感。随后进行的实验室研究提示,银屑病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比正常健康人减弱,血清中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神经免疫蛋白增高,皮损局部的热休克蛋白表达异常。这一系列研究结果证实,银屑病皮损是健康状态失调的局部表现,是典型的心身性皮肤病。
银屑病治疗 从心身调整起步
证实了银屑病是典型的心身性皮肤病后,近20年来,笔者尝试在临床上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谈话、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等整体调理治疗,获得较好的效果。
具体而言,对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银屑病患者,首先进行认知教育问卷调查,然后再向患者逐一讲解正确答案。其目的是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银屑病,并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还要向患者介绍银屑病科普教材,如《讲给银屑病患者的故事》、《银屑病患者必读》、《预防银屑病复发》。绝大部分患者通过认知教育后能够提高认识,经过调整心态后,不再滥用药物,不再依赖药物,纠正既往不良的生活习惯。患者在心身状态得到改善后,皮损就能明显减轻。
心身性皮肤病 以心理疗法为主
由此及彼,对于其他心身性皮肤病,如寻常痤疮、慢性荨麻疹等,遵循类似的治疗原则也得到了较好的疗效。其中,稳定情绪和放松心情是最重要的治疗基础,安全和合理用药是缩短疗程的主要措施,饮食素淡和适当运动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简易方法,夜间充足睡眠和午休半小时是提高身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最佳时机。
笔者的体会是,心身性皮肤病以心理疗法为主,配合简单安全的药物,药物作用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可以不药而愈。例如,最近一位女性荨麻疹患者曾经在多家医院诊疗,一般抗组胺药物均无效,于是采用口服地塞米松,也未控制病情发展。我们排除了她的各种诱发因素,找出了她近期情绪困扰和睡眠不良的问题和原因。与患者沟通后,我们决定不用任何药物,单纯采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该患者非常认真地每天进行两次,每次半小时。一周后患者痊愈了,我们每月随访,至今已有半年未见复发。
还有一位非常难治的“寄生虫恐惧症”女性患者,患者一再坚持说看到“虫子”从皮肤钻进头颅,十分痛苦。患者已将头顶部的头发揪秃,此处头皮因反复搔抓,呈肥厚革化的斑片。经医生耐心细致分析诱因,在采用一些安慰剂的同时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心理疏导,患者改掉了揪头发的不良行为,头顶部肥厚革化的皮损慢慢变平软了,头发长出来了,随访患者已能正常上班。
综上所述,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医学模式”防治心身性皮肤病,就是要运用“利导思维”,纠正既往各种认识上和治疗中的偏差,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守人体自然生物钟的调节规律,每日适当运动,最好每天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或腹式呼吸半小时。这样就能使身体从失调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让机体发挥自行修复能力,修复自身的各种病损,拥有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