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后凸俗称驼背,常见于先天椎体发育畸形、脊柱陈旧结核、陈旧创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其病程较长,多持续进展,常常导致脊髓受压而引发截瘫,还可由于后凸的存在导致代偿性腰椎过度前凸而引发下腰痛,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常需要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及矫正畸形。
后凸角度<40度
常规手术能解决
在脊柱后凸畸形矫治中,最早出现的手术是后路截骨术,属于“前柱延长性”截骨。其术后局部稳定性差,脊髓和大血管损伤以及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随后,多节段“V”形截骨又称为Ponte截骨,被普遍应用。虽然单一节段矫形仅为10度左右,但在多个相邻节段进行截骨和矫形可以获得较大的矫正率。为增加矫治角度,国外学者进而尝试将截骨面扩大至椎体前1/3区域,稳定性强,融合率大大提高,一般可以矫正40度左右的后凸畸形,但进一步矫正则有因脊髓的过度短缩而发生损伤的风险。
后凸角度<50度
可适当提高截骨水平
在部分后凸畸形患者中,其后凸顶点位于椎间隙水平,如果对这类畸形进行经顶点椎间隙下方的椎弓根截骨,则由于截骨部位与后凸顶点不一致而降低手术效果。因此,我们采用将截骨水平提高至顶点椎间隙水平,同时截除椎间隙上方椎体的下终板和下方椎体的上半部和部分椎弓根,然后再进行闭合矫形,提高了截骨矫形效率,并可以达到同样的融合率。这一术式被称为经关节突椎间隙闭合截骨矫形。采用这一术式,可以对后凸角度在50度以内的畸形进行很好的矫正。
后凸角度<90度
切断前纵韧带很重要
对于后凸角度大于50度的畸形,如果后凸顶点为单个椎体或椎间隙,且后凸不超过90度,可采用后路前方垫高-后方闭合截骨矫形的手术方式。在该手术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切断前纵韧带。由于前纵韧带切除后能达到有效的前方松解,所以在截骨间隙前半部垫高的基础上进行后方的闭合可以大大提高矫形的效率。据我们的研究数据发现,传统的闭合矫形术式中,每1mm的截骨量可以矫正2.5度的后凸角,而采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截骨矫形术式,每1mm的截骨量可以矫正6.2度的后凸角。通过该手术方法,可以对陈旧创伤性后凸、轻中度的陈旧结核性后凸和先天性后凸进行有效矫形。
后凸角度>90度
“双轴旋转”可矫形
角度超过90度的严重陈旧结核性后凸和先天性后凸,是脊柱畸形外科治疗的难点,以往在国内外均无理想的矫形办法。我院在后凸局部应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后凸节段切除截骨-双轴旋转矫形技术,完成后凸角度超过90度,甚至达到140度以上的僵硬畸形的手术矫正。该手术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如在撑开状态下矫形时,截骨两断端各自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显著减小了断端闭合及肋骨进一步重叠时对矫正带来的阻碍;在撑开状态下矫正畸形,随着后凸的矫正,脊髓有所松弛,但不会发生显著短缩堆积,从而避免了相应的并发症;矫正畸形时也不会对大血管造成过度牵拉和损伤等。
利用该术式,我们已完成近70名患者的治疗,后凸矫正率达到70%,患者术后可以较快下地恢复活动。随访结果表明植骨融合良好,矫正丢失少,长期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