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用胶布固定奶嘴被批冷血
海口的黄女士上医院看望早产的孙子,结果发现孩子嘴里含着奶嘴,奶嘴却用胶布固定在脸上,且脸部已被粘得红肿。黄女士气急之下当场质问值班护士,并将一则配图微博——“护士怕吵,用胶布粘住新生儿嘴巴”发到了网上。于是,民意沸腾了。“我家虫子”说:“怕辛苦、没耐心就不要做护士,没有爱心就不要做儿科的护士。”“过客佳爷”也指责道:“如此敷衍,专业操守何在?”“微有爱”更是声讨:“不要胶带,给我们交代!”更有甚者,直指该护士“冷血”、“没人性”。
铺天盖地的谩骂面前,理性那一面并没有失语。“shi-沁”说:“这名护士有错,但你们不该一味地指责她,因为你们不是护士。换做你们也是护士,夜班只有你一个人,好多小孩又哭又闹,要喂奶、要换尿布,又不能让他们老是哭。你怎么办?两位家长都照顾不过来一个孩子,一名护士却要照顾好些孩子,应该从中国护理体系中找找原因。”“豪仔”也表示,在新生儿全托监护病房,一名护士管理多个孩子,“固定奶嘴是很常见的事”,且“用胶布固定奶嘴”与“用胶布封住嘴”完全是两个概念。
千万别让媒体的捕风捉影,给紧张的医患关系再添伤痕。
医学入网评十大“痛苦”专业
2013年高考将近,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日前,有网友微博贴出一个排行榜,点评高校最“痛苦”的专业,计算机、医学、数学等十个专业以每周上课超20节“光荣”上榜。排行榜还对每个专业进行了调侃式的评价,医学以超40节的最高上课节数而被评为“不曾有花前月下,只能望着各种标本相对无言”。
榜单一经公布即引发网友热议,学医的更是“凌乱了”,纷纷吐槽课业压力是小事,最痛苦的是“听起来很牛逼,毕业后发现很苦逼”。“医生哥波子”也转发了,并感叹地说:“如果医学也沦为‘痛苦’行业,这个社会一定有很大的问题!”网友“少鹏”很好地解读了这句话的意思:“医学是一门助人为乐的专业,学起来应该有充实感,故不能说痛苦。工作起来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故也不能说痛苦。如果学起来和工作的时候感到痛苦,那只能说明这个社会有问题。”
正所谓“一入医门深似海”,个中滋味医生们最懂。“苏州牙齿”说:“我知道学医学专业痛苦,但我现在并不痛苦。只要用心,一定可以赢得患者的信任与理解。”“无定形”则认为,“所有伟大的工作都痛苦,但却值得尊重”。
儿科医生网上晒值班表获同情
南京一位儿科医生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值班表:连续4天,要么白班加夜班,要么总值班,平均每天工作13.5个小时。微博里没有极力吐槽,只是“拿数据说话”。显然,这些代表着“高强度、高压力”的数据吓到了一些网友,有人表示难以置信,有人调侃他是“金霸王电池”。更多的,则是同行的相怜、相惜。
在多数医生眼中,这样的事“很平常”。网友“michelle”自嘲道:“我就是这块电池。”“麦茂勇”说起自己的经历,一天他值夜班,次日上午照常工作,连患儿家长都惊讶了:“啊,你还不下班呀?”他只能笑笑。“大医罗汉”也说“没什么特别的”:“我们科的弟兄们哪天不是早上7时开工,做一天手术,挤出时间写病历换药备血开检查单,晚上7时能下班这一天就是比较轻松的。”“隆咚锵咚锵”直接在微博上贴出一张晨曦初露的照片,并附上一句:“我在儿科医生值班室看日出。”
网友“timelyfish”声称“最高危的是儿科医生”:“一位儿科医生朋友半夜值班,就因为开门晚了几秒,挨了患儿家长的耳光,而患儿并没什么大事,就是输液哭闹而已;另一位儿科朋友全力救治患儿,可是病情严重,回天无力,家属砸打,连闹半个月。”医生难做,儿科医生更难做。从跟帖中,我们似乎找到了当下儿科人手紧缺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