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苏省淮安市一名28岁男子突发狂犬病死亡。据说该男子在5岁时曾被狗咬过。由此推断,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长达23年。此报道一出,立刻引起人们的恐慌,尤其是那些在儿童时期被咬过的人。多年前被动物咬伤后又未及时注射疫苗的人,体内是否隐藏了这样一颗重磅炸弹?会不会随时爆炸呢?
狂犬病病毒潜伏期有多长
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一旦发病,一般在几天内死亡,死亡率几乎为100%。狂犬病病毒潜伏期大部分只有1~3个月,少数长达几年,而且目前的研究表明,狂犬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正在缩短。来我院就诊的大部分患者都是1个月之内被咬的,还没遇到过被咬几年才发病的。在全球范围内,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个例都是有的,但并非是普遍现象。上面这则消息所提到的患者不排除有二次暴露的可能,也就是近期又被狗或其他动物咬过一次。被动物咬伤如果已经过了3年、5年或更长时间,绝大部分人不用过分担心狂犬病发作。
补打疫苗是否还来得及
狂犬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对脑组织进行特异性荧光抗体检测,但一般都在实验室进行,并没有作为常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控制狂犬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因为目前的医学手段尚不足以对狂犬病采取有效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全程注射疫苗,只要没发病,补打疫苗就是有效的。如果曾经注射过疫苗,若再次被咬,只要打加强针也可有效预防发病。有人担心狂犬疫苗会给人带来副作用,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疫苗在上市前都会在人体内做安全性评估,否则是不可能上市的。但不排除有少部分人会有发烧或局部不适的症状,这不会影响身体发育,也不会有远期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很少见,除非患者属于特异性体质。
狂犬病病毒会人传人吗
狂犬病病毒在人和人之间的传染几率是极小的。但接触发病动物包括人类的唾液、血液、汗液有一定的概率被感染,因此对发病患者进行隔离是十分必要的。有文献记载,器官移植可引发狂犬病,美国、法国等国家都曾出现过因未对捐献者进行狂犬病病毒检测而使受赠者感染的案例。
延伸阅读
被动物咬伤怎么办
被动物或是不知其是否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或双氧水消毒。被咬者要在被咬伤24小时内到疾控中心接种疫苗。养宠物的家庭要及时给宠物打疫苗。除猫、狗等常见动物外,狼、狐狸、臭鼬、浣熊、蝙蝠等食肉动物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几率也较大。而像鼠类、兔子等啮齿类动物则很少感染,因此若被这类动物咬伤,可根据实际情况权衡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