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郑先生一年前发觉自己迈步不太灵活,但步子迈开后就和平常一样,故而没太在意。渐渐地郑先生发现自己有时走着走着一转身,不论是通过一扇门还是情绪紧张时都会突然迈不开步子,感觉脚底像粘上了胶,无法挪动。这样的情况从几天发生一次发展到每天发生几次。这究竟是怎么了呢?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张克忠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告诉郑先生,该症状称为冻结步态,即在走路过程中突然出现的短暂的步态受阻。该症状一般发生在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表现为患者起步犹豫,不能行走,患者通常描述其脚像粘在或者似被吸在地板上,在行走的过程中可反复发生冻结,突出的特点是再启动困难。一旦患者打破冻结,他们将会正常或者接近正常行走。如果不加以干预,患者一般三到五年会丧失行动能力。
张克忠医师说,该症状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患者除有冻结步态外,没有其他合并症。继发性冻结步态是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还可见于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多系统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和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及正常颅压脑积水等疾病。冻结步态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目前认为该症状的发生与神经系统中步态控制通路受损有关。
对于这类患者,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身的康复锻炼。由于视空间判断能力受损,患者往往无法准确判断障碍物与自身的距离从而发生行进障碍。人的机体犹如一架精密的仪器,需要不断磨合,家人应当始终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多活动。张克忠医师推荐给患者几个简便易行的康复锻炼方法。
1.设“醒目线”。可以在拐杖上标明黄色或其他颜色的醒目线条,让患者在行进过程中以此线条为参照。线条指示的位置辅助患者启动脚步,让患者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2.踩“地砖线”。很多家庭客厅都铺有地砖,以地砖的边缘线条为参照,让患者反复尝试准确踩踏这个线条。
3.听音乐。给患者准备缓慢的三三拍或四四拍的音乐,促使患者按音乐节奏迈步,舒缓心情,让其在放松状态下进行康复锻炼。(孙明敏 吴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