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活动如火如荼。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县区为了示范区招牌,机械对照考核框架标准“恶补”资料。这种急功近利的创建活动是面子工程,必将劳民伤财,延缓慢性病防控工作科学化进程,与国家慢性病防控指导方针背道而驰。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位居我国首位死因。我国15个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并出台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和管理办法。客观地讲,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机制作保障,扎实的工作作支撑。然而,笔者发现,部分县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本身基础薄弱,但迫于上级压力、卫生城市评审要求或盲目攀比心理作怪,被动申报,仓促立项,对其他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简单应付,加班加点,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做好两三年的创建资料。甚至不深入调查,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社区诊断报告也是东抄西拼,科学防控无从谈起。这样的创建,就算勉强过关,由于基础失固,信息失真,保障机制形同虚设,防病效果难以保证。
笔者呼吁国家有关部门深入调研,明确创建前置条件,细化管理办法,不搞摊派,狠刹突击风,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审批一个,监管一个。山东省 李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