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春季防传染病用药膳

2018-12-14 08:48:35浏览:13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节。中医学认为,传染性疾病属于瘟病范畴,其病因是疫毒,与非时暴寒非节之气密切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节。中医学认为,传染性疾病属于瘟病范畴,其病因是疫毒,与“非时暴寒”“非节之气”密切相关,多是受到“时行乖戾之气”,也就是带有致病因素不正常的邪气伤害所致。《瘟疫论》记载:“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幼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瘟疫发病多是人体正气虚弱的时候,因此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起居预防

  避虚邪贼风  在气温变化较快的春季,要特别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使身体迅速适应寒温的变化,避免虚邪贼风的侵扰。

  食饮有节  做到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证营养充足。我们应该坚持的饮食原则是: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过于肥腻,易上火)之品。

  起居有常  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多运动,睡眠充足,保持身体的活力。

  精神内守  中医讲“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喜则气缓,悲则气消”。当刺激过度,持续过久,超过正常的适应能力时,就会成为一种致病的因素。因此我们应保持稳定、乐观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而不应对此厉气产生恐惧之心使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以上4点体现的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和养生的特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培养人体的正气,使正气充盛就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药膳去火

  中医认为,无内热不做外感,内热助火,容易导致外感,所以消除内热很重要。现在向大家推荐几个药膳食谱。

  二白汤  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  薄荷3克、生姜3克、大枣3枚,生姜切丝,大枣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中,冲入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  桑叶3克、菊花3克、芦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饮,频服。

  薄荷梨粥  薄荷3克、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待用。用小米或大米50克熬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水,再煮沸即可。适合平素容易上火之人。

  凉菜  鲜鱼腥草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食用。鲜败酱草30~60克,开水焯过,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鲜马齿苋30~60克,开水焯过,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汤饮  赤小豆、绿豆适量,煎汤服用。绿豆60克、生甘草6克(布包)、生薏米20克,熬汤后去掉甘草包服用。

  外用  口鼻干燥较重者,可用棉签蘸香油外涂,有清热润燥的作用。

  这些药膳都是由常见的食物组成的,具有清热解毒、芳香避秽、宣肺利气的作用,而且做法简单易学,味美价廉,是适合老百姓日常操作的药膳做法。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经常食用此药膳,对增强免疫力、防止上火有很好的作用。

  芳香化浊

  具有特殊香味的中药被称为芳香化浊之品。中医通常会利用它们特殊的气味来预防疾病的传播。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用具有芳香化浊类的中药制成香囊或者香熏,佩戴或熏蒸房间,有除瘴避秽的作用,可用苍术、艾叶、藿香、当归、白芷、山萘等。此做法经济实用,便于普及。(李湛祺  苏希国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唐都医院成功救治一室颤15次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上一篇:

西京医院四科室联合救治一名晕厥患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