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警惕执业冷暴力

2018-12-14 08:48:53浏览:8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日前,与某医院医患沟通办公室的同志交流,他跟我讲了一件事,说是有一位从边远地区来的打工老人,带小孙子到医院门诊输液室打点
日前,与某医院医患沟通办公室的同志交流,他跟我讲了一件事,说是有一位从边远地区来的打工老人,带小孙子到医院门诊输液室打点滴,结果连续两次静脉穿刺都没成功。老人冲护士大发脾气,闹得不可开交。

  处理纠纷的同志跟老人解释,虽然我们要求护士给病人打点滴做到一针见血,但是由于小孩偏胖,静脉不容易找到,一两次穿刺就进入血管有时会有难度,请他理解和配合工作。老人讲,这些我都理解,但这个护士从一开始看我们的眼神就不对,就没有正面看过人,瞧不起我们外地打工的。

  问题的症结出来了:虽说没有客观依据佐证,但我们都经历过由于出身、职业、地位、财富乃至长相而遭受的不公平。他讲的是不是事实不好定论,但必须引起医院管理层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警惕医护执业过程中出现的冷暴力。

  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嘲讽、冷漠、轻视、放任、躲避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冷暴力包括家庭冷暴力和职场冷暴力,让人感受到的是精神虐待。

  冷暴力的产生多是由于双方所处地位不同等造成的。涉及医护执业过程中出现的冷暴力有几种表现形式:

  1.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出现的冷暴力。由于不同单位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不均衡,弱势的单位往往遭受强势单位的冷暴力,具体表现在“他们怎么看得了这病”、“怎么不早点到我们这儿来”、“让他们给耽误了”等。这种现象一旦蔓延,首先会使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之间相互产生不满情绪,甚至相互仇视,结果本应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变成了相互出卖的仇人。

  2. 同一医疗机构内部出现的冷暴力。“他们这一组怎么会比我们强”;“怎么找他们看病,结果不满意吧”;“他们简直瞎搞”等。医疗机构内部不同的绩效核算机制,是内部人员相互拆台的主要原因,也往往是产生医疗纠纷的诱因之一。

  3.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出现的冷暴力。“我不跟你多讲了,讲了你也不懂”;“我跟你讲多少遍了,怎么就弄不清呢”;“没有钱来看什么病”;“条件好的还有办法想想,像你家这个条件我看就算了吧”等。

  “人生而平等,人生而被不平等。”不知不觉中,一个眼神,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传递出了本能的喜与恶,而对方似乎在镜像中感受到我们的情绪。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医患关系恶化的极端事件,我认为跟其中的一方这种负面情绪的积累有关系。

  4. 病人属于被伤害的,容易遭受冷暴力。如出现交通事故致伤、被他人打伤等,医护人员对其中的一方热情,对另一方不理不问。作为医护人员有时确实很难办,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谁没个熟人?有时跟谁多说了话,都有可能被认为处事不公,招致投诉。作为医护人员,除了办事公正外,多召集患方、肇事方共同沟通,把事情透明化是较好的解决办法。

  医护执业过程中的冷暴力是一种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会伤害患方的感情,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要避免出现执业冷暴力,制度建设必不可少,但光靠制度约束难度很大,关键要靠执业者的责任心、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处事技巧,且只有在人们精神、道德、修养、社会风气得到彻底改善和提高之后才会改观。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埃博拉疫情或将持续半年

上一篇:

移植干细胞 有望治疗肌肉萎缩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