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 飞)国家卫生计生委8月15日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对7月31日发布的《方案》进行修订和细化。新版《方案》增加了对来自疫区人员的追踪管理,要求各省级卫生计生部门加强监测,协调相关部门对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的人员做好追踪、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离开疫区满21天。
新版《方案》增加了对留观病例的报告要求,提出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均应在2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的留观病例,由转运接收的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发现留观或疑似病例后,应当将病例转运至符合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新版《方案》要求卫生计生部门组织定点医院和疾控机构开展留观和疑似病例的诊断、治疗和标本检测工作,定点医院负责病例的隔离治疗管理和标本采集工作。各地要成立由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负责病例的判定工作。
新版《方案》强调,“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才是本病传染源(旧版表述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同时强调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
《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作为附件同时发布。
链接:
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留观病例”是指,发热(体温超过37.3摄氏度)患者且具备下列4项流行病学史中任何1项者: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接触过被污染的动物。
具备上述4项流行病学史中任何1项,且符合以下3种情形之一的患者为“疑似病例”:体温超过38.6摄氏度且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不明原因猝死。
留观或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