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5岁,以头晕、四肢麻木无力两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素食30余年,有萎缩性胃炎病史。两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四肢麻木无力,无发热、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贫血,按营养不良、贫血治疗,症状逐渐加重,但尚能行走,最后转诊到我科。
查体: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均正常,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四肢肌张力稍高,肌力Ⅳ+级,左侧病理征可疑阳性,四肢末端针刺觉减退,闭目难立征明显阳性,但睁眼可站稳。首先怀疑格林-巴利综合征,但患者病程已两个月,另外如果是格林-巴利,其肌张力应该是低的,所以该病可能性不大。就在此时,我注意到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单,确实显示是贫血,但同时我还注意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那就是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大于正常,该患者属于大细胞性贫血。联想到其脊髓后索、侧索、周围神经均有损害,该患者应诊断为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立即查维生素B12浓度,结果大大低于正常,符合该诊断。为了进一步证实,家属带患者到上级医院检查,同样印证了上述诊断。最后患者回我处治疗,经维生素B12治疗后症状已明显好转。
体会:该患者其实是典型的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但不是神经专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深,加之没有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很难得出正确的诊断。更为重要的是,一般医生只注意到患者血红蛋白的数值,只知道患者有贫血,加之患者长期素食,便想当然认为其为营养不良性贫血,而没有注意到患者红细胞体积大,偏偏大细胞性贫血又是诊断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关键。该病例再一次提示我们,诊病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千万不要对一些重要的诊病线索熟视无睹。
福建省福鼎市医院神经内科 周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