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原检测的广泛开展,患者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检测结果,临床医生要正确分析结果才能作出合理诊断。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容易混淆,两者检测方法和处置管理亦不同。
不耐受程度可分四级
食物不耐受是复杂的变态反应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的一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发生炎症反应(Ⅲ型变态反应),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不良的饮食习惯,肠道细菌、念珠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等是引起食物不耐受的常见原因。其特点为发病率高,人群中可达50%,由IgG介导,一般在进食不耐受食物2~24小时出现反应,可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症状,如慢性咳嗽、腹痛、腹泻、腹胀、头痛、头昏、睡眠障碍等。食物不耐受起病隐匿、涉及食物多,难以自我发现,忌食后6个月症状能够消除。
根据IgG特异性浓度,可将食物不耐受结果分为4级:< 50 U/ml 0为阴性,50~100 U/ml +1为轻度敏感,100~200 U/ml +2为中度敏感,> 200 U/ml+3为高度敏感。食物不耐受的处理原则是尽量将阳性食物全部忌食,若出现营养不足问题,可将+1食品轮替食用,+2、+3食物应严格忌食。在禁食6个月后,复查转阴食物可重新纳入饮食。
阳性结果不一定是过敏
食物过敏是指个体在摄入某种食物之后,由IgE引起机体免疫机制调节所致的不良反应,并且引起靶器官功能的改变,如皮肤、胃肠道、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等。食物过敏的特点是发病率较低(约1.5%),为速发性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多在进食敏感食物两小时内发病,儿童多见。其主要表现为荨麻疹、湿疹、呕吐、腹泻等典型过敏症状,主要影响皮肤、呼吸道和消化系统,发作迅速,涉及食物少,容易自我发现敏感食物。
食物过敏的检测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检测。非特异性包括血清总IgE增高> 200 U/ml,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5%。特异性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中特异性IgE检测。SPT用于初筛,比较敏感,优点是方便、快捷(15min)、安全、高度敏感性(>90%)、价廉。缺点是反映致敏过程特异性低,阳性结果并不能准确预测临床症状。通常某些特异性IgE抗体的浓度与其过敏症状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如花生、牛奶、鸡蛋、鱼。血清抗原特异性IgE检测可反映致敏过程,但也存在灵敏度高、特异性低的问题,其阳性预测价值低于阴性。
需要注意的是,对食物过敏的检测结果的判读都必须结合患儿病史的询问,要详细了解食物过敏发生反应的时间、引起症状的食物、引起过敏的食物剂量、进食与发生反应的时间间隔、是否有类似病史等。无论是SPT还是特异性IgE,都有阳性结果低于阴性预测结果的特点,也就是说阳性结果并不一定是过敏。食物过敏的金标准为口服负荷试验(激发试验),但由于试验过程复杂,有一定危险性,目前开展较少。
食物过敏的处置也是回避引起过敏的食物,但需要较长时间(3~4年)才可以再食用。也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甚至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益生菌可以保护肠道,改善肠的免疫屏障作用,下调促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对食物过敏有一定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