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老年性痴呆早诊早治有新方法

2018-12-14 09:05:23浏览:43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讯 记者程守勤 通讯员周 晨从江苏省科技厅获悉,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张志珺教授团队牵头,福建医科大学、安徽医
本报讯  记者程守勤  通讯员周  晨从江苏省科技厅获悉,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张志珺教授团队牵头,福建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完成的老年性痴呆早期预警、诊断与干预研究,近日获得201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已在多家单位推广应用。

  老年性痴呆症是以认知障碍为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发病率较高。易得这种疾病的高危人群面临着早期识别困难、干预手段匮乏、病因诊断不清等难题,疾病预后较差。

  为推进老年性痴呆症的早诊早治,张志珺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患者病例对照随访研究,发现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首发恢复期老年抑郁患者,均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高风险人群。通过对比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这两类高风险人群共同的发病机制和受损脑区,为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早期预警指征和早期干预时间窗,并率先建立了为认知障碍早期识别提供敏感定量指标的一系列认知研究方法。

  这项研究还创造性地发现,寡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是启动认知障碍发生的最早期病理事件,修正了国际上一贯认为凝聚态Aβ发挥核心作用的传统观点。该研究还首次发现,海马区钙结合蛋白标记的γ-氨基丁酸,能使神经元亚型选择性缺失,是海马相关空间记忆障碍的关键分子机制。

  该项目成果自应用以来,已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病例随访研究中,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痴呆发生率从7年前的7.7%降为4.2%,两年半转化率从22%降为19%;首发恢复期老年抑郁的转化率,从15%降为抗抑郁剂治疗两年后的7.2%,显著低于国外报道的13.3%。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长海医院护理部成功举办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趋势学习班

上一篇:

国际胃肠病护理与内镜学会第十一届大会盛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