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中心在本次“三甲”评审过程中,得到了全军七组十八名专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在“三甲”评审大会上,刘希华院长代表“三甲”评审组反馈总结,其开篇报告首先赞誉王立祥主任率领团队创造了腹部心肺复苏的新途径,颁布了世界首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标准与指南;并三次用较长篇幅表扬并肯定急诊科在灾难救援、军队卫勤、转化医学、以及研究型科室建设中的可喜成就。急诊科在本次“三甲”评审中获此殊荣,有赖于总医院党委正确的引导,有赖于总医院这片神奇的沃土。本次“三甲”评审专家在给予我们肯定的同时,唯一指出制约我们急诊发展的瓶颈是空间不足,如何改正并落实评审专家指出的中肯意见,急诊科一班人在客观面对现实空间不足的情况下,科学谋划、合理安排急诊的发展方向。措施如下:
急诊科所占地的面积不足,这确是客观的事实,但基于我院目前的实际情况,想预扩展、扩充、扩大尚需时日;但我们可以从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在“强”字上做文章,达到有容乃大的效应。
急诊科在全军“总”字号的医院中其规模算不上上乘,如果不顾医院现实发展空间的实际,一味的追求规模将使我们丧失继续发展的契机。我们应该着力从急诊科的运行机制、制度建设、医护规范上下功夫,在“规”字上做文章,以求有规矩成方圆的放大效应。
急诊科是武警部队灾难医学救援研究所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国际、国内灾难救援的重要使命,也就决定了急诊科不能完全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急诊;同时,急诊科瞄准世界急救医学的重大难题——心脏呼吸骤停的复苏,拓展腹部心肺复苏的新途径,是创新的重大举措。在创新上下功夫,在“异”字上做文章,开辟出“异想天开”的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