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兆头”之说纯属迷信
据报道,2009年11月的一个深夜,很多北京市民都被一阵雷声惊醒。而窗外漫天白雪正飘然而落。
无独有偶。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安徽省凤阳县也出现了 “雷打雪”。
冬夜响雷本属稀奇,而在雷声中飘雪更是一种奇观。从科学角度上说,出现这样的天气现象是大气运动的正常结果,“坏兆头”之说纯属迷信。
“雷打雪”的真正原因
雷电是一种对流云层中的放电现象。据分析,凤阳县出现“雷打雪”是受高空强暖湿气流和地面冷空气的共同作用所致。有时高空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会打雷。如果此时气温在零度以下,就能降雪,出现“雷打雪”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雷打雪”莫减衣
研究表明,冬季的雷电现象多发生于1500米高空,与低空的气温几乎无关。如果有降雪,气温肯定在零下。所以,冬春交替、雷雪交加时,防寒比防雷更加重要。即使雪后放晴,仍是气温最低的时段。有些人以为打雷时气温可能不低,或被明亮的阳光所迷惑而随意减衣,这就容易引发或加重感冒。
“雷伴雹”防雹击
当冰雹直径小、持续时间长时,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降雪。其实,雪的个体呈片和絮状,降落时气温很低。而冰雹则小如绿豆、黄豆,或大如栗子、鸡蛋甚至柚子,经常发生在春夏季节。与“雷打雪”时的高空雷完全不同的是,“雷伴雹”时的雷电很有可能就发生于云地之间,而垂直下落的冰雹极有可能击中人体,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所以,“雷伴雹”时要更注意防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