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治疗最怕不规范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门诊部主任 张小英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没有接受合理的治疗是最大的问题,患者和家属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切勿盲目就医 帕金森病是专业性比较强的疾病,因此一定要找专业医生看病,尤其是前几次看病,这主要是为防止误诊。帕金森病不像其他疾病,通过化验、检查就能得出结论,帕金森病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随访才能确诊。看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非常容易被误诊,如果频繁更换医生,不利于医生发现问题。 此外,服药后一定要给医生反馈,这个反馈可能是有效,也可能是无效需要医生调药。只有将自己的情况反馈给医生,才有利于更好地治疗。有的患者治病心切,找这个医生开药吃几天不见效,再找另一位医生开药吃几天,这样做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切忌不遵医嘱服药 帕金森病服药有一个特点——规律,病人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有的病人服药一段时间效果挺好,为了好得更快,就给自己加量;加药以后感觉不错,再给自己加量,这是非常错误的。需要强调的是,帕金森病不管是调整用药的种类还是调整药量,都是非常专业的事情,必须由医生来调整,患者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因为不规律用药是疾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的病人,确诊后坚决不用药,这样也是不对的。实践证明,按照一定剂量规律用药,治疗效果最好。 不要“跟随用药” 有的病友看到其他人用药后效果好,就打听是什么药物,甚至“以身试药”,这是不可取的。虽然同为帕金森病,类型不同,用药也不同。目前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有六类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以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治疗用药也不同。让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神经内科医生努力的目标,也需要病友们的配合。 切莫忽视患者情绪 调查显示,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之后感到心情抑郁、孤单寂寞。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诱发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帕金森病与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降低有关,而这也是抑郁的成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特别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尤其要关注细节,更多给予关爱,来改善抑郁等非运动症状。而对于已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抗帕金森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