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因支气管痉挛辞世,而导致梅先生支气管痉挛的疾病就是哮喘。积极治疗哮喘,科学防治哮喘急性发作是减少支气管痉挛发作的根本措施。今天是“世界哮喘日”,专家和您谈谈哮喘的规范治疗。 哮喘防治必须“内修外防” 武汉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帅诗媛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患者接触各种危险因素时,易发生支气管收缩、黏液栓形成和炎症加重等,使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阻,进而出现典型的哮喘症状,即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最严重。阶段性的哮喘发作或加重通常给患者带来身心和经济的双重负担,而实际上哮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预防的。 抗炎治疗是硬道理 哮喘作为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防治关键在于控制气道的炎症。研究表明,尽早长期使用抗炎治疗有助于控制哮喘症状,降低发作频率,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吸入的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同时联合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能更好地达到抗炎的效果。 哮喘的治疗需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用药。尤需引起重视的是,一旦开始用药,则不应擅自减药或停药,无论病情有加重或好转都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并注意定期复诊。这一过程较为漫长,需要病人密切、耐心的配合。 上面只是哮喘的“外防”,在规范使用抗炎药的同时还必须“内修”,即避免接触引起哮喘症状的危险因素。譬如,若是由于室内尘埃或螨诱发哮喘发作的,就应保持室内清洁,勤晒被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 防治哮喘避免走入误区 说到哮喘的防治,不得不提到许多哮喘患者在治疗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这些。 误区一:不用接受长期治疗 哮喘与过敏性体质密切相关,过敏体质一旦存在则无法改变,因此哮喘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但无法根治并不意味无法控制。实际上,通过规律、科学的长期治疗,80%以上的患者病情可完全控制,工作、生活可以不受影响。但有些患者不愿长期治疗,甚至病急乱投医,听信一些无科学依据只为牟利的“偏方”、“秘方”,而这些“偏方”、“秘方”往往含有大量的口服糖皮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短期使用的确有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极多。 误区二:吸入药物治疗不好用 与口服给药方式相比,吸入给药作用直接、起效快、用量少、副作用小,是哮喘治疗的一大特色。但我国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率仍较低,一方面可能是人们普遍认为吸入治疗花费较高,但实际上吸入糖皮质激素加强了对哮喘的控制,并因此减少了住院,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故吸入治疗并不比非吸入治疗花费高,甚至还可能更省钱。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吸入方法较为烦琐,一般需要医护人员反复示范患者才能掌握。很多时候因患者未掌握用法,拿到药物后不知如何使用,或者使用方法不对,得不到应有的疗效。因此患者在正式使用吸入制剂之前,一定要反复询问医师,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 误区三:吸入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大 有些患者担心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因此不愿接受此类药物的治疗。事实上这样的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吸入激素与口服和静脉使用激素不同,它局部抗炎作用强,使用剂量少,全身副作用如肥胖、骨质疏松、糖尿病等极少发生。历经近半个世纪数千万患者的应用证明,吸入激素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药物,甚至儿童和孕妇患者都可使用,哮喘患者可完全打消这方面的顾虑。(涂晓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