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脑血管病中心)在国内率先创造性推行了以疾病为中心的“一体化脑卒中诊疗模式”。中心集中了神经内外科专门从事脑血管病工作的专家医生,强强联手,围绕脑卒中这一顽症,展开从筛查、预防、急救、内外科治疗到康复的全方位、多角度、序贯性治疗。新事物新气象,脑血管病中心人员从老主任丁素菊教授,到最年轻的住院医师,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由高年资主治医生担任的内、外科协理24小时坐镇脑血管病急诊,中心常务副主任邓本强教授,外科病区组长洪波教授无论白天深夜,对每个溶栓患者都亲自参与,全程陪同,充分体现了“脑卒中救治一体化”的概念和运行特点,使每一位卒中患者都得到了最及时和高水平的诊治。
中心仅仅成立1个月,就已经完成15例溶栓治疗,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15名动静脉联合溶栓患者,由于疗效非常好,肢体功能几乎完全恢复,因此住院时间最短2天,最长7天。
脑血管病区同样体现了“治疗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一位静脉窦病变的25岁女孩,在神经内科按照静脉窦血栓治疗3年,抗凝药无效,颅内高压达到400mmH2O,在脑血管病中心成立的第一个星期二,在邓本强教授的主持下,邀请涂来惠教授,郑惠民教授,丁素菊教授参加内科组疑难病例讨论,同时通过脑血管病中心内外科专家联合会诊,迅速明确诊断为颅内静脉窦狭窄,在外科病区立即予血管支架治疗后,颅内压下降到200mmH2O,成功解决了患者3年来的顽症,家属庆幸住在脑血管病病区,救了女儿。
30天里,邓本强主任、洪波副主任、毕晓莹副主任和主管教学培训的吴涛副教授已经举办了四次继续教育培训,两次患者教育,为从事脑血管病工作的各级医护人员传经送宝。特别是丁素菊教授主讲的“长海医院脑血管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吸引了来自医院各科室和护理部的医护人员,了解了我院脑血管病研究的悠久历史和中心各成员的研究方向,大家对脑血管病在我院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毕晓莹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