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健康体检重广 防癌体检贵专

2018-12-14 09:16:41浏览:45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健康体检重广 防癌体检贵专  本报记者 谭 嘉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健康体检正在成为人们
健康体检重广 防癌体检贵专  本报记者 谭 嘉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健康体检正在成为人们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名目繁多、种类各异的健康体检项目,让人们眼花缭乱甚至不知如何选择。在“体检季”到来之际,《寻医问药》专版为您详细解读各类健康体检项目,帮您选出最适合您的体检套餐。——编者  如今,健康体检的套餐种类繁多,其中,普通体检与日渐趋热的防癌体检各有何特点,分别适合哪些人,人们该如何选择体检套餐?这是让很多人非常困惑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健康体检是对健康状态的全面检查  北京安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胡荣表示,健康体检是针对个体健康状态的普查,是对疾病的一级预防。健康体检一般建议每年一次,体检项目主要包括身高、体重、病史询问、血压、血脂、血糖、血尿便常规检查、心电图、B超、胸部X线,以及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等专科检查等。  胡荣主任特别强调,健康体检同时也是受检者“接受健康再教育”的过程。人们通过体检对自身健康有个重新审视,并提醒自己及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以减少疾病发生、延缓疾病进程。如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尔/升为正常,超过7毫摩尔/升定义为糖尿病,6.1毫摩尔/升~7毫摩尔/升提示空腹血糖异常,这一异常指标通过运动、饮食调整等生活方式改善,可以延缓甚至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但是如果不注意,以后发生糖尿病的概率特别大。  心血管疾病是最为常见的重大慢性疾病,也是健康体检的重要内容。胡荣主任介绍,安贞医院根据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会的相关专家共识,制定了针对健康人群的心血管风险筛查,依据年龄、性别、是否肥胖、是否吸烟等危险因素对受检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初步的危险分层,然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血管风险筛查。比如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可能出现心、脑、肾、血管、眼等器官组织的损伤,建议患者增加心脏超声、动脉弹性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等项目。一个人具备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越多,其心脏年龄就越大,越需要干预危险因素。  防癌体检是专项筛查  在健康体检比较普及的同时,防癌体检现在也日益受到公众认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副主任徐志坚教授表示,健康体检针对的是所有慢病及“亚健康”状态进行的检查,而防癌体检是专项病种筛查,主要针对常见的癌症进行筛查,其目的是发现早期癌症、癌前病变,降低受检人群死亡率。防癌体检是建立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与健康体检相比,需要对相应检查项目进行补充或“升级”。  在检查项目上,防癌体检是目前业内癌症筛查最敏感手段的集合体。如健康体检中通常使用胸片检查肺部,而肺癌筛查则采用更容易发现小病灶的低剂量螺旋CT;普通健康体检中乳腺癌筛查多用超声,而防癌体检中乳癌筛查推荐钼靶与超声联合使用,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更推荐乳腺核磁检查。  徐志坚表示,癌症的发生与危险因素暴露、年龄、家族史等多因素有关,建议40岁以上人士可首先进行一次患癌风险基线评估,根据风险程度选择不同的筛查手段和筛查频次。不同癌种的危险因素不同,相对应的筛查人群、手段、筛查频次也不同,高危人群是筛查重点。  以肺癌为例,不吸烟、无家族史的一般人群每年可常规筛查;40岁以上、吸烟超过20包/年的人士,建议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有长期吸烟史、家族史、肺部有超过7毫米的阳性结节者,应3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CT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肠镜检查是最重要手段。无家族史、息肉等危险因素的一般风险人群,每5~10年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即可,如果发现超过1厘米的息肉,切除息肉后,应连续两年每年随诊复查一次,如无异常则可5年~8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在胃癌筛查中,若有幽门螺杆菌或胃蛋白酶源阳性,应每两年做一次胃镜;若两者均为阳性,则每年一次胃镜;两者均为阴性,3年一次胃镜。这些检查内容,普通健康体检一般也不涉及。  体检不是无癌就万事大吉  胡荣提醒,做健康体检前应空腹,禁食禁水,否则会影响腹部B超检查。另外,体检中不查部分项目或过度检查的两个极端不可取。比如有的受检者担心拍胸片的射线辐射,不做常规胸片检查,实际上现在大医院的设备都较好,胸片检查射线量非常低,仅相当于人在自然环境中暴露几小时的辐射量。胸片检查能够发现肺部炎症、肿瘤,以及心脏形态异常等问题,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另一类受检者则担心检查不够,要求“CT从头到脚做一遍”,这完全是过度检查。  胡荣还提到,不少人拿到体检报告,只要没有查出癌症就认为万事大吉,其实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也不可小视。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我国的首位死亡原因,如心功能III—IV级、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的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30%,与晚期转移的癌症相近。因此不能等待心脏明显异常才重视,应根据体检结果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及早治疗。  徐志坚也特别强调,防癌体检是终身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不是一次检查一劳永逸,发现问题的受检者要关注、跟踪可疑病变,早诊早治。另外,现在防癌筛查主要还是针对常见癌种,且任何筛查手段都有局限性,也有漏诊可能,公众应正确认识防癌体检,科学选择筛查手段和方法,尽早发现疾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三叉神经痛止痛办法如何选

上一篇:

做手术为什么要气管插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