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核心信息自查远离慢阻肺 在由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主办的“健康中国行——全民慢病防治素养促进行动·呼吸专项行动”上,钟南山院士与王辰院士坐镇南北,通过直播互动的形式,号召公众重视慢阻肺,提升慢病防控的健康素养。两位院士还携手全国百名呼吸科专家,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山东、山西和湖北10个省(市)同步开展慢阻肺主题宣传教育及义诊等活动。 发布会上,北京医院孙铁英教授解读了疾病防治核心信息。这是从国家层面首次公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预防和诊治的核心信息,人们可以对照此信息,判断自己是不是潜在的慢阻肺患者,是否需要立刻就医寻找专业的医疗帮助。以下是慢阻肺防治核心信息。 一、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二、慢阻肺的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咯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三、慢阻肺常见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和抑郁、肺癌、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应该及早发现慢阻肺合并症并给予适当治疗。 四、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五、35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六、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首选吸入疗法,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是最核心的治疗措施。治疗目标是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 七、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黏度改变等,其最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到医院就诊。 八、慢阻肺患者需要做好长期自我管理,可在医生指导下戒烟、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的康复训练、长期家庭氧疗等,这些措施均可有效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九、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是慢阻肺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措施,可咨询当地医院戒烟门诊或拨打12320卫生热线。 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及以上医院实施双向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患者稳定期长期管理和随访,二级及以上医院主要负责患者确诊、治疗方案制订、急性加重期诊治、疑难急危重症救治等。(朱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