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自体输血为什么推广难

2018-12-14 09:19:24浏览:51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浙江省新近出台地方法规规定,患者自体输血发生的费用,将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纳入支付范围。自上世纪60年代起,国内就

  浙江省新近出台地方法规规定,患者自体输血发生的费用,将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纳入支付范围。自上世纪60年代起,国内就有人在临床上应用自体输血技术,90年代正式提出推广此项技术,然而至今都没有真正大规模开展起来——


  发展偏缓慢,北京普及好

  秦克义(辽宁省退休外科医师): 前不久,年近耄耋的我被心衰逼得在北医三院心外科做了一次搭桥手术。麻醉开始前,麻醉医师吴长毅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忐忑地说,能不能不输异体血?他明确地表示:“放心吧,我们搞自体输血!”我如释重负。从术后记录得知,这么大的手术,一共才出了250ml的血,人家还尽量搜集了125ml血回输给我。自血回输加快了我的康复,没产生任何输血并发症。说明这家医院不仅技术高超,设备先进,而且处处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邓硕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据了解,除北医三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在自体输血方面做得很好以外,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自体输血率也已超过80%以上(即100位手术病人中有80位自体回输血)。

  刘勇(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自体输血在国外已开展20多年,近年澳大利亚择期手术患者60%都接受了自体输血;我国起步甚晚,1996年年底在湖北省开展了此项工作。

  目前只有北京等地自体输血已达医院用血量的20%~30%,全国各地多数医院举步维艰。比如,四川省近年调查了30家医院,仅有7家医院开展了自体输血技术。 

  我们曾对自贡市自体输血情况展开调研,发现几个问题:1.居民对自体输血的认知度不高,存在误区。2.存在政策限制。3.医务人员对自体输血的积极性不高,有明显的惰性心理。4.自体输血本身过程比较繁琐,需要病人多次往返医院并且需要若干准备,与讲究便捷的现代人的心理期望有一定距离。5.自体输血需要医院投入的成本比较高,医院积极性不高。6.紧急情况下遇到“血荒”的急诊病人家属,四处打听、期望自体输血救急,但是这时往往无法实现。

  未纳入医保,医院白搭钱

  王博达(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输血科): 我院输血科早在2006年就配置了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采血椅、采血秤、热合机等专用设备,但至今未能推广开展此项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1.收费制约。《山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中对“采自体血及保存”一项的价格未定,这是医院输血科无法推广此项工作的最大障碍,因为缺少政府指导价格,哪家医院敢自己定价开展医疗服务呢?2.输血科工作人员对此项工作积极性不高。开展此项工作不能增加科室的经济效益,还要承担采集贮存的相关风险、增加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这就造成了医院输血科工作人员不愿意主动去做这个工作,从而制约了其推进。    

  敖新华(浙江省长兴县卫生局): 自体输血的一些项目,目前还没有列入医保报销范围。其中医保只报销回收式自体输血中的宫外孕、脾脏破裂、腹腔血管破裂以及贮存式中的采集费用,对于其他项目尚未列入。回收式自体输血因为要用机器处理,一次收费达1000多元,需要患者自费,有些患者不愿意。

  另外,由于无偿献血的大力推进,异体输血的安全性和可及性也在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自体输血需求的迫切程度。

  笔者认为,依靠行政手段有助于推动自体输血。如我们与医院签订工作责任状、组织培训、对医院引进自体输血设备予以补助等,自体输血在今年上半年已达到19%。 

  技术有要求,培训未跟上

  敖新华: 自体输血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某些手术用血量有不可预知性。储存、稀释、回收式输血等技术需要临床科室、输血科、麻醉科、护理部相关科室人员通过系统培训才能逐步掌握,由于人员变动等,如开展少,技术不熟练,会直接影响到自体输血的开展。

  储存和回收设备需要数十万元的投入,不如其他检验检查设备有直接的收益回报,也直接影响到医院主动开展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用血不多的小医院。

  汤双榕(河北省衡水市第三医院): 自体输血尽管较异体输血安全、经济,但是其适用范围仍相对狭窄。凝血机制障碍患者不能回输;污染的血液不能回输;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开放性创伤超过4小时,有溶血和被污染的危险也不能回收;使用胶原止血物质的病人应慎用,有导致血栓甚至死亡的危险;恶性肿瘤患者回输后可能有继发转移的危险,贫血、出血的患者一般不用。由于不少患者达不到自体输血的条件,也让这种输血方式推广起来相对困难。

  增加工作量,医生不积极

  周海龙(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医务科): 医院对自体输血缺乏动力,不愿推广。毕竟开展自体输血需要环境、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较多的投资购置设备,收费又偏低,因此医院不愿开展。

  自体输血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所以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加之对医务人员自体输血的培训不足,导致其业务技能不熟练,对开展该业务信心不足。如果根据医院等级和用血量等因素,制定年度自体输血目标并纳入医院和医生年度考核,对积极开展自体输血的科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给予奖励,我相信这项工作会逐渐开展起来。

  秦克义:现在的年轻医生大部分都没过过紧日子,临床用血找血库,很少有自体输血的经验。考虑到此项技术操作相对复杂,尤其是某个环节出现失误造成不良后果,可能还要承担一定风险,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

  我在上世纪60年代搞自体输血完全是被逼出来的,那时没有血库,遇到大失血病人,第一动员家属献血,第二医务人员慷慨解囊,第三买血。尽管100ml血才10元钱,但3000ml呢,那时30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因此,如果对医院和医生的考核时把自体输血算一项重要科目,不用半年,自体输血问题将迎刃而解。

  不少患者不知道自体输血的流程和好处,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科普教育。对于临床医生,关键是加强医德教育。自体输血本身并不难学,何况现在又有了自血采集与滤过装备,不良反应比输异体血少多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借此呼吁医务界把利国利民的自体输血迅速推广起来。



  延伸阅读

  术中自体血回输最值得推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邓硕曾  张金华

  目前我国的血液保护工作已进入攻坚期,一方面血源短缺,“卖血”现象再次以“互助献血”的面貌出现;另一方面自体输血在我国推广的空间仍很大。

  自体输血的方法有三种:术前自身储血(PAD)、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术中自体血回输(IBS)。

  PAD是病人在择期手术前数周捐出自体血,将血储存在输血科,等手术时再用。但PAD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很难实施,更不能提前住院采血。PAD会诱发术前医源性贫血,增加输异体血的可能。另外血液储存同样会有储存性损伤,包括输血差错。因此PAD没有好的效价比,只适合稀有血型,故应用得不多。

  ANH是术前在麻醉后献血,代之胶体液或晶体液。将血液在手术室室温下床旁保存,离开手术室前回输给病人。虽然ANH费用低,风险比PAD小,但禁用于冠心病、肾衰及凝血病患者。由于ANH缺少标准方案,故选用何种胶体替换,血液稀释后血红蛋白靶值难以确定,因此ANH效果得不到确认,而且会增加麻醉风险和等待手术时间,应用也逐渐减少。这样唯一可行的就剩下IBS了。

  IBS深受外科医生欢迎。将术野出血从切皮到缝皮,经抗凝、吸引、离心、洗涤和过滤,生成再生红细胞回输给病人,可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免输异体红细胞。IBS在估计失血量达20%、平均输血量>400ml和稀有血型的病人中均可应用。洗涤后加用白细胞滤器可减少细菌污染99%,也可考虑用于产科和癌症大出血病人。

  破除IBS推广应用的难点在于:1.购买血液回收机需院领导重视和财力支持。2.耗材费和人工费用约1500元需医保报销,由政府制定政策(浙江省已开了个好头)。3.外科医生应提高免输血意识,在中等以上手术中积极使用IBS,做到不浪费一滴血。4.培训麻醉护士(手术室护士)掌握IBS技术的安装,对急症大出血病人能随时投入抢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同型半胱氨酸你注意了吗

上一篇:

谨防药物成为中老年人便秘“帮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