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新型设备,仔细观察分析胆囊结石成分,并最终提出新的结石分类方法。近日,我国学者阐述这一成果的《胆囊结石的系统性分类方法》论文发表在美国《PLoS ONE》期刊上,并获特别推荐。
目前学术界常用的结石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分析结果也各不相同。如按照胆结石中胆固醇含量、按照结石剖面结构和化学成分、按照红外光谱分析、按照结石的外观和颜色等分类。这些传统分类法主要依据肉眼观察或单一的检测手段,分类难以精确。而胆囊结石的准确分类是胆囊结石病机制研究和疾病防治的基础,不精准的分类方法对胆囊结石发生机制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
我们团队提出了胆囊结石的系统分类法,让结石的分类更加精准。研究过程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胆囊结石的组成成分,扫描电镜观察胆囊结石的微观结构,X射线能谱分析结石元素组成及其分布情况。三者紧密结合利用,胆囊结石被创新性地细分为胆固醇型结石、胆色素型结石、碳酸钙型结石、磷酸盐类结石、硬脂酸钙类结石、蛋白类结石、胱氨酸结石、混合型结石共八大类。而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混合而成的混合型结石又可以细分为十余种亚型,目前已明确的混合结石亚型共有11种。
胆囊结石的类别不同,揭示了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不同。我们团队在研究中发现,胆固醇结石患者以30~50岁的女性居多,且体重超重患者比例最高;硬脂酸钙结石患者以年龄高于40岁的女性为主;而胆色素、碳酸钙、磷酸盐结石以男性居多,且患者年龄显著大于胆固醇与蛋白类结石患者。这意味着胆色素、碳酸钙、磷酸盐和硬脂酸钙类结石与胆固醇结石相比具有不尽相同的发病机制。
除了根据胆囊结石的分类可归类患者群体外,研究结果还证实了结石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胆囊结石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胆色素、碳酸钙类结石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所占比例较高可能与该地区重度流行的华支睾吸虫感染有关。
这样的分类方法不仅更加精准,还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报道。例如,研究中发现碳酸钙类结石所占比例高达17.2%,与此前文献报道称碳酸钙类结石为罕见结石且多见于少年儿童的结论不符。(马瑞红 詹海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