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一大早,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人民医院门口,裤管上带着泥巴的许富强蹲在台阶上发呆。他面前的岷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正忙成一片:两名危重患者在兰州军区总医院医护人员的看护下被紧急送上救护车,然后将通过直升机转运至兰州。6.6级地震发生后,从山里农民许富强,到千里迢迢从北京赶来的大医院专家,许许多多的人正参与生命的接力。
■伤员人数不会大幅增加
家住岷县梅川镇大子湾村的许富强,家里有13间土木结构的屋子,当地人俗称“土棚”。7月22日早上地震过后,13间“土棚”全塌了,许富强的妻子被压在土墙下,被家人扒出来时,发现双腿压断了。许富强与家人轮流背着妻子在泥水路上走了3个小时,终于找到救护车,将妻子送到岷县人民医院。
“昨天CT等检查都做了,医生通知今天就可以手术了。”许富强暂时松了口气。
同样松了口气的还有该院门诊外科医生罗玉林,他在看完4位门诊患者后,走出大厅活动筋骨:“昨天一天都非常忙,今天上午看病的人少多了。”
“目前,所有受灾的镇、村都有搜索人员进入,凡是发现的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救治,估计今后新发现的伤情严重患者不会增加很多。” “7·22”地震灾害卫生救治指挥部位于岷县人民医院5层,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晓明介绍,截至7月23日19时,岷县各级医疗机构包括援助队伍,共接诊1123位伤员,其中住院442人,已有9人出院。同样是地震灾区的漳县,收治住院的地震伤员为75人。(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及时转院尽量降低致残率
在岷县住院的442名伤员,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分别被岷县人民医院、岷县中医医院及6家中心卫生院收治。部分危重患者的转院治疗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在指挥部,王晓明最关注的便是危重患者的转院治疗问题,这也是震后第2天的工作重点。在经过专家会诊后,共有46名岷县危重患者被安排送往位于兰州的大医院接受治疗。
“这批患者应当在中午之前送出去。”面对“120”调度指挥系统的负责人,王晓明急切地询问在岷县的救护车数量,落实危重患者名单。
王晓明说:“甘肃省卫生厅正组织各方专家对危重及重症患者进行会诊、评估。根据治疗的情况,还会争取将更多适合转院的患者送到兰州,特别是那些伤情并不严重但有可能致残的患者。”
对于兰州各大医院的收治能力,王晓明充满信心:“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等都做好了接收伤员的准备。只要专家评估后认为有必要转院,我们就转。对沿途容易出现问题的患者,我们将用直升机转运。”
■专家组迅速抵达
转院治疗的决定最终要由专家组作出。
“22日16时接到通知前往岷县,距离上飞机只剩下两个多小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副教授高嵩说,连拿件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就穿着消夏的短裤、T恤,脚蹬拖鞋,与同事匆匆赶往机场。
岷县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23日4时30分抵达岷县人民医院后,高嵩庆幸自己匆忙中还是抓了一件做手术时穿的“刷手衣”。“现在,也可以用来保暖嘛。”
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大医院的十几名专家就这样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一起,在统一安排下迅速开展伤员的会诊、评估工作。
“上午,我们发现一名6岁男孩脾脏破裂。岷县人民医院很快做了脾切除手术,很成功。”高嵩说,专家会诊时认为,患儿脾切除后血小板的浓度会非常高,极易导致脑梗塞等症状。“综合评估并考虑当地医疗救治条件后,专家组建议将这名男孩转往兰州的大医院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