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岁的帕金森病 你了解吗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胡小吾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王老伯今年63岁,往年动作敏捷的他近几年变得步履散漫,乏力,寡言少语。家人以为他刚退休在家不适应,没有注意。可是王老伯越来越变样了,一个月前老伴带他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诊断为帕金森病,病情已经到中期了。医生询问发现,实际上王老伯七八年前就有做噩梦、便秘的症状,但没有引起注意,直到近来生活都有困难才来就诊,在经过1个月的精心治疗后王老伯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这个例子并非个案,据统计,我国47%的帕金森病患者从未得到任何治疗。 帕金森病发展过程漫长 要想及时发现帕金森病,就要平时对老人多一份关爱,及时发现帕金森病的初期症状。帕金森病初期症状不像瘫痪、疼痛、抽风等容易引起患者和家属注意。除了比较典型的肢体不自主抖动、僵硬及动作缓慢外,也有许多患者起病很隐匿,如表现一侧肢体活动不便、乏力、酸胀、足部易痉挛、拖步、脚趾屈曲、腰背部紧张感、走路前冲、驼背、“未老先衰”、写字越写越小、油脂脸、嗅觉减退、夜里多梦、抑郁、焦虑、便秘等。患者和亲属应当对这些细微表现有所认识和警惕,如有表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我们现在讲的做噩梦、便秘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可能在肢体抖动前10年,甚至20年就已有所表现。 患病后不必太过悲观 如果不幸得了帕金森病,就应该帮助老人正确认识帕金森病,而认识得越清楚,恐惧感就会越少,也越能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科学正规的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反复问医生,自己究竟是不是帕金森病,每次告诉他是的,他就会说“我被判死刑了”,然后非常沮丧。这种无助和绝望我们也能理解,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根治帕金森病,也就是说一旦你被确诊,这顶帽子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你就要戴一辈子。但是患者不能过度悲观,因为帕金森病病情进展并不快,也不直接危及生命。目前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有20年病史的患者还能生活自理、运动自如的比比皆是。目前全球有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帕金森病的治疗,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该病魔会被降服。 衣食住行中体现关爱 家里有帕金森病患者,我们要关爱他们的衣食住行。饮食均衡对患者非常重要,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适量吃豆制品,限量吃肉,每天晚上喝一杯牛奶对身体都是非常有益的。中晚期患者随着疾病加重,慢慢丧失了自理能力,生活上更多地需要家人的协助和支持。这时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变化,并尽可能在居家设计上给患者一些方便:比如卫生间适当的地方装一些扶手,让患者可以自己上厕所。准备一把平直靠背、带扶手的椅子专门给患者,特别是坐下去以后再站立困难的患者,他需要硬的支撑和扶手的帮助,沙发显然不适合。还有患者因为有平衡障碍容易摔倒,家里的木地板最好能平整一点,或者铺地毯;不要用吊顶设计,因为空间感对于患者特别重要;衣服要买宽松吸汗的,扣子要少,可以买有拉链的衣服,方便自己穿脱。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关爱,可以让患者感到很舒服。 得了帕金森病,人自然而然会缺乏动力,不爱动,也忽视运动。这时候关节就像生锈的螺丝一样被固定住了,身体素质也会变得很差,长时间少动,身体姿势和关节也会变形,最后变得不会动。要延缓这个过程,最好的选择就是日常锻炼,散步、做操、朗读、唱歌、游泳、打太极拳等任何简单易行的活动都有好处,让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都动起来,但要注意安全。对于卧床患者,家人可以帮他做一些被动运动,活动关节,这些都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