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神一般的PET-CT,体检有必要做吗?

2018-12-14 09:26:07浏览:5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神一般的PET-CT,体检有必要做吗?  胃肠外科马晋平医生  PET-CT是否该做,各界观点不一。  一方面,PET-CT是诊断及治疗癌
神一般的PET-CT,体检有必要做吗?  胃肠外科马晋平医生  PET-CT是否该做,各界观点不一。  一方面,PET-CT是诊断及治疗癌症的一把利器;另一方面,PET-CT的辐射问题一直萦绕在广大老百姓和医护人员的心坎上,而且价格不菲。  所谓谈“癌”色变,谈“核(辐射)”色变啊!做决定“难”,做个好决定更是“难上加难”。  PET-CT是何方神圣?  PET-CT的学名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许多就医过的人都知道CT检查,但一提到PET和PET-CT,很多人都一脸懵逼。其实通俗地讲,PET-CT是PET和CT结合在一起“生出的娃”。  PET可通过病灶的异常功能代谢情况来判断疾病,但不能提供某些病灶的准确解剖位置,也就是说:我知道有这个病,但未必知道病灶在哪里。  CT 可以准确描述病变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但是只有当疾病发展到“形态改变”这一阶段才能被发现 ,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也就是说:我知道病灶在哪里,但往往是已经晚了一步。  正所谓强强联合,PET-CT便应运而生了,它综合“爹妈”的精华,在早期诊断肿瘤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PET-CT的功能  2017中国城市癌症最新数据报告显示,每天约有1 万人确诊为癌症。癌症5年生存率在美国是66%,我国仅 31%,这是因为美国在早确诊、早治疗等方面做得很好。  的确,能够提早诊断并治疗,才可以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在精准医学的时代,疾病的诊治不仅要依赖组织形态和病理学基础,而开始更多地深入到分子水平。  而PET-CT就是这一方面的强者。它的精准性可以发现尚且处于微小状态的肿瘤,更可以深入分子水平,反映病变组织代谢及功能状态,是精准医学时代不可或缺的工具。  目前,PET-CT在多种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估中得到广泛认可,尤其在肿瘤复发与远处转移的患者中优先推荐进行PET-CT检查以评估肿瘤的进展情况。而且,其在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临床科学研究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谈“核”色变  历史上的许多核辐射事件,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阴影和教训。一谈到做PET-CT要吃射线,就连医生也不免心惊胆寒。  检查者所接受的辐射源有两种,一种是CT中的CT扫描时所发射的X射线; 另一种是PET显像时注射的放射性药物18F-FDG所发射的γ射线。  文献指出,PET-CT显像所致辐射的总有效剂量为 8.18 ~ 18.30 mSv,平均 (12.34 ±2.49)m Sv。CT扫描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占总有效剂量一半以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临床上常规应用的增强 CT一次检查辐射剂量为10-14mSv,人们受天然本地照射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2.4mSv。如此一来,PET / CT跟平时的增强CT辐射剂量差不多,相当于3-10年的天然辐射量。  不建议作为普通体检项目  要是您平时体检无多大异常,身子骨硬朗,我们并不建议您把PET-CT列入您的常规体检清单,况且这价格也不菲。如果您认为自己是癌症高危人群,一定要先咨询专科医生,从专业角度平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其实,平时的常规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医生们发现常规体检的异常时,通过综合考虑,可能会根据风险的大小,建议您做进一步的,针对性的检查(比如PET-CT)。  目前,PET-CT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之中,价格也下降了不少,辐射量也有望减少,辐射防护也在不断升级。而且,PET-CT的兄弟PET-MRI(另外一种新兴影像工具,辐射量更少)逐渐得到普及。  总的来说,每一种医学影像工具都有其适应的疾病和人群,孰优孰劣,不可妄加评判。作为现代医学的产物,PET-CT发挥了早期诊断,精准评估的优势。的确,它又有费用昂贵、辐射剂量较高的缺点。  但即使如此,也不用因噎废食。如果是癌症高危患者,当然生命比一点辐射更值得重视。但也不可滥用,大可不必无缘无故接受这么多射线,具体情况一定要请专科医生对您的病情做详细的评估,平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口味变重了?味觉退化让你越来越胖

上一篇:

发烧时中国人捂汗,西方人冷敷,到底谁做得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