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郭学刚教授 飞针穿越十二指肠

2018-12-14 09:32:57浏览:32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郭教授在示范教学 【名医档案】郭学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胆胰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郭教授在示范教学
    【名医档案】郭学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胆胰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参与并承担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获得解放军四总部颁发的优秀教员银质奖章。

    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中,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效果最好、难度最大,需要手术者操作1米多长的软管仪器,准确地刺穿黄豆大的十二指肠乳头,它是所有消化科医生都想征服的“珠穆朗玛”。

    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的手术台上,内镜中心主任郭学刚此时正运用这项技术为一位胆管严重结石的患者手术。在他手中,笨重的仪器犹如灵巧的“飞针”,精确穿越十二指肠直达病灶,仅6分钟就从胆管中顺利取石。在此之前,这位转诊患者在一家医院的手术台上做了4小时也未能成功。据悉,郭学刚和他的团队迄今已完成万余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无一失手。

    去年12月,一名患有胆道结石伴化脓性胆管炎的孕妇前来就诊。陪同的家属意见相左:婆家担心X光影响胎儿,不同意手术;娘家担心孕妇安危,要求立即手术。面对两难抉择,郭学刚制订出一个“给自己出难题”的方案,在没有X光帮助下完成了这个常人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仅凭操作经验成功置入胆管支架解除梗阻,解除了患者的生命危险。一个月后,患者生下健康宝宝,再次手术顺利取出支架和结石。

    上世纪末,先进的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国际上兴起,郭学刚就开始跟踪学习这项技术。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期间,由于没拿到当地的行医执照,根本没有上手操作的机会,他就将每一个操作动作印在脑海里。每天回到住处后,他都要仔细记录下手术过程。在日本学习期间,为掌握单人操作技术,他跑遍书店收集相关资料,向日本医生虚心请教,连吃饭和睡觉前都在揣摩。

    在他的推动下,医院如今的结肠镜检查数量由原来的每周6-8例,提高到现在的每天60-80例。此外,他开展的超声内镜技术、结肠早期病变的粘膜切除术等新技术,使医院内镜中心逐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去年,郭学刚当选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成为来自西部地区的第一人。他主译出版的美国专业参考书《ERCP》是本专业的经典参考书,国内同行几乎人手一册。他主刀的胆管恶性狭窄内镜下支架植入术录像,已入选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当代医学名家经典手术》,成为全国医学生学习的范本。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在菲已接诊伤员877人

上一篇:

济南军区159医院连续8年获训练先进奖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