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宾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潘正军 解放军报记者 赛宗宝
8月7日,由中宣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总政治部和中国工程院联合举办的医学科研和医疗专家代表学习黎介寿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京举行。作为医疗界同行,8位专家代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怀着敬仰和激动的心情,畅谈学习黎介寿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收获,高度赞扬黎介寿“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大医境界。
医德高尚——
“为患者,向天再借五百年”
没有大爱,难成大医。黎介寿曾在多个场合讲过,他最喜欢的一首歌是《向天再借五百年》,希望能为群众和官兵多服务几年,多挽救一些生命。这种“视人民为恩人,视患者为亲人”的高尚医德,给与会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解决重症病人术后无意识乱动,他发明了人性化的‘约束带’;为减少肠营养患者的奔波之苦,他在国内率先推出‘家庭营养访视车’;为给病人减轻经济负担,他提出‘加速康复’理念……这些看似小事,却见证了黎院士对病人的深情大爱。”曾荣获第42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的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王文珍说,我在护理岗位上也要像黎院士一样,心中时刻装着病人,为病患提供最好的服务。
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喉科原主任纪维纲,是该院华益慰专家医疗队的一员。近年来,这个专家医疗队走遍了军区部队所有边防哨所、执勤点,累计行程5.8万余公里。纪维纲说:“黎院士常讲,医学是一门用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他诊治每一位患者,都必须走到、看到、问到、听到、摸到。我们学习黎院士,就是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把健康和温暖送到广大群众和基层官兵身边。”
医术高超——
“心无旁骛,才能勇攀高峰”
治病救人,是医务人员最高的行为准则。
“医生最大的痛苦就是面对病人却束手无策。黎院士把做好一台手术、挽救一个生命,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门巴将军”、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说,最让他感动的是,黎介寿在医学研究攻关上那种不认命、不放弃,始终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劲头。正是靠着这股劲头,黎老探索解决了大量医学难题,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我要以黎老为榜样,勇攀高原医学高峰,解决高原医学难题,为西藏军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毕生几曾敢息肩,不问收获问耕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志红与黎介寿既是同事也是战友。她深情地说,19年前,黎院士就开创了亚洲小肠移植手术的先河,但他把每一次获得的荣誉当作新的起跑线,把每一次纪录当作新的垫脚石,攀越了一座又一座医学高峰,最终完成了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我要学习他执着坚韧、不断攀登的坚强意志和可贵品质,始终不懈怠、不满足、不停滞,力争在医学科研攻关上有更大的作为。
“和黎院士相比,我还年轻。”现年75岁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某研究所一级研究员王德文,为我军军事医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说,黎介寿在肠道疾病研究攻关的道路上一走就是60多年,硕果累累,支撑他走下来的不是为出名,不是为拿大奖,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只是为了患者的需要、事业的需要。我要以黎院士为榜样,通过自主创新为军事医学做贡献。
师道情怀——
“弯腰做人桥,直腰当人梯”
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关键在人。只有培育大批人才,才能让科学的生命延续。对于黎介寿甘为人梯、倾心育人的师道情怀,与会专家在发言中一致表达了敬佩之情。
“黎老一生获奖无数,而他最看重的却是‘育才有功专家’这个并不是奖项的头衔。”北京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宋京海说,黎院士总是把自己最新的知识、技术乃至“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每次讲座都有新内容,为的就是让后来人更快更好地成长,体现了难能可贵的人梯精神。
“黎院士与人合作共发表过600多篇学术文章,其中有500多篇署名排在后面;不少课题是他花费多年心血、经反复论证率先提出,尔后具体指导学生完成的,但在署名申报奖项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把学生往前推。”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办公室宣传办公室主任郭丽萍说,黎院士把育才带徒当作一名老党员、老专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为了事业的延续和发展甘当“绿叶”的精神,在当今时代尤其值得提倡和弘扬。
“‘黎氏人才方阵’是对黎院士最好的回报和褒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张丽梅说:“黎院士成立了肠外瘘、肠移植、肠内营养和重症胰腺炎等12个研究小组,为年轻人搭建起更好的平台,现在这些领域的研究都处于国内外先进行列,每个领域都有领军人物。我现在也在带学生,我要像黎院士那样想方设法为学生铺路搭桥,为祖国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军网据解放军报北京8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