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医院,医生就直接把我父亲推进了导管室,我爱人办理挂号住院等手续时,医生已开始动手术了。”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南京市民李先生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15日早晨,李先生父亲突发脑卒中,虽然送到军区总院时已经错过抢救黄金时间,但军总神经内科专家开通“绿色通道”,凭借高超医技抢救,终于将李先生父亲拉回死亡线。
错过黄金时间抢救成功
据李先生回忆,父亲突发脑卒中时病情进展很快,“一开始还是感到头晕,两分钟之后就不能讲话了。”家人赶紧拨打120,将老人就近送到了一家医院。但在医院,光是排队挂号就花了不少时间。“我懂一点脑梗的知识,知道脑卒中有一个黄金抢救的时间,极限是4.5小时。”李先生说。着急的李先生眼见着时间流逝,果断决定,将老人送到南京军区总院。
入院后,神经内科的专家们立刻赶到急诊的“脑卒中绿色通道治疗区”,对李先生的父亲进行了会诊。发现情况紧急后,医务人员迅速将李先生的父亲推入了导管室,进行介入手术溶栓。与此同时,李先生的家人则在门诊办理挂号、住院等相关手续。在手术台上,李先生就恢复了清醒。术后,李先生父亲已恢复了神志。
老父亲被医务人员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李先生万分感激,“我算了一下,我父亲从发病到最终上手术台,时间已经超过8小时,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如果不是军区总院的医生们过硬的技术,以及绿色通道抢救的‘无缝对接’,我爸爸怕是回不来了。”
“绿色通道”抢救省时高效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新峰告诉记者,临床上有将近九成的脑梗病人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但如何缩短脑梗病人的急救时间,需要病人、120系统,医院急诊、神经科、心脏科等各个部门共同的努力。刘新峰表示,理想化的“绿色通道”应该是在患者发现脑梗死预警信号后,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120立即确定送往哪家医院;患者送至医院1个小时内,完成CT和血液学检查,医生做出初步诊断,并用药治疗。目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已经率先在急诊开辟了脑卒中绿色通道治疗区,并成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在江苏地区的唯一一家样板绿色通道。同时,由南总神经内科牵头的“脑梗急救绿色通道规范”也进入了制定阶段,刘新峰表示,专家组计划建立一套快速、规范的脑卒中急救流程,向更多的地区推广。
中风3小时内入院致残率低
“在中风救治上,目前我们是江苏做得最好的,患者从进医院到上手术台只要45分钟,100个患者送来后,50-60个人能自己走着出去,还有的因为患者送来的时间太晚,虽然取下了栓子,但已经超过6小时脑细胞已死亡,无力回天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新峰介绍,高致残率其实是病人送到医院时间太晚造成的。如果病人能在中风后3小时内送到医院及时治疗,绝大部分病人不会致残,中风后3-5小时,脑组织就开始坏死。但目前,能在4.5小时内送到医院的病人只有3%。“像李先生父亲属于基底动脉堵塞,万幸的是,老人堵塞部位位于脑血管后循环的位置,所以尽管错过黄金抢救时间,但老人依然存活下来。”刘新峰说。
不少人都是等到病人中风发作、昏厥后,才联系救护车送医院。中风发作前其实有先兆症状,比如血压升高、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吞咽困难、思维迟缓等,如果发现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血管病史的家人,突然出现这些症状,即使没有昏厥也应立即送医。
通讯员 高铭华 侯华娟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