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遏制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有新招

2018-12-14 09:43:58浏览:6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科主任杜楠博士对66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分别采用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胸腔内化
本报讯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科主任杜楠博士对66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分别采用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胸腔内化疗和单纯胸腔内化疗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发现其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56.67%,前者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低于后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欧洲权威学术期刊《Onology Reports》上发表。

  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75%~80%,其中50%以上的患者出现恶性胸腹腔积液,预后差,病死率高,中位生存期仅3个月~6个月。长期以来,治疗恶性胸腹水主要采用反复穿刺抽液或胸腔注射化疗药物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不适症状但不能改善生存质量,且反复抽液会导致体液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大量丢失,导致病情恶化。

  研究证实,恶性胸腹水的主要诱因是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浆膜腔渗透压增高。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能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分化,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所致的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增加血管通透性,且能有效阻滞胸水的产生,与化疗药物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杜楠从2009年开始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胸腔内化疗进行临床研究。杜楠把72名66岁~82岁的患者随机分为腔内注射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化疗组和单纯腔内顺铂化疗组进行临床观察,在可评价的66名患者中,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单纯腔内化疗组为56.6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且前者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低于后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明显改善。5年来,他们采用这一疗法配合其他综合手段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近300人。(张献怀)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治多汗症 哪种方法更有效

上一篇:

慢阻肺三级阶梯式防治策略创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