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网讯(王玉林 王建新)前年,挺身救治昏倒老人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副教授邓幼文的先进事迹引发各界关注,曾被赞为“最美医生”。最近,又一“最美医生”式的义举正被医务人员和病友争相传播着:两个月前,一位老人在医院前的人民路上等车时,突然昏倒,医院一位即将入职的“准医生”见状后,迅速把他背到急诊室,化险为夷。老人几经周折找到这位救命恩人,他却婉拒了一切感谢之举……日前,记者采访到了故事主人公耿协民老人和湘雅二医院骨科2013届博士毕业生、新进员工徐敏医生。
70岁的耿协民老人,上半年在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身体康复后回家修养。6月18日上午,他在老伴的陪同下来院复诊。十点左右,在门诊前的马路上等的士回家。由于术后不久,身体虚弱,加上当天气温达37度,在路边站了不到几分钟,便支持不住了。“我突然觉得站不住了,人往下瘫,头也发晕。”耿老回忆。老伴见状一边使劲拽住他的手臂,一边大声呼救:“救命啊,他不行了,快来帮帮忙咯!”或者是由于路上嘈杂没听见,或许是怕“惹祸上身”,过往的行人没人过来施以援手,老伴急得不行,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正在这时,她看见一位医生边脱白大褂,从门诊走了出来。“医生,快来帮帮我!”她冲医生大声喊道。
闻声,这位医生迅速跑了过来,稍作检查后,眼看耿老快支持不住了,背起他便往急诊室方向跑。“我有150斤,从门诊到急诊室不到300米的路程,他歇了4次。”耿老虽然当时意识模糊,但仍然记得当时背他的医生满头大汗的样子。在赶往急诊室途中,老伴拨通了耿老住院时胸心外科管床医生的电话,把情况告诉了他。通过胸牌,两老看到并记住了这位医生的名字:徐敏、研究生。
“当时我看他意识淡漠,是休克的早期症状,本来想到急诊室去借个轮椅,但看他们快要支持不住了,怕摔倒到地上就危险了,于是我便决定背他过去。”徐敏说。
到急诊室后,徐敏把耿老扶到椅子上休息,胸心外科医生也赶到了现场。想起朋友还在马路对面等自己送药,交接后徐敏便离开了。当天上午,耿老住进了胸心外科二病区。
入院后,耿老身体逐渐康复,老两口天天惦念着这位救命恩人,并开始了“寻找徐敏”的历程。通过病房的医生、护士打听,但没有任何消息,眼看出院在即,这事儿成了老人心头的一块“心病”。直到前几天,终于得知徐敏是骨科的博士研究生。待耿老的老伴来到骨科病房,又被告知徐敏已经去了ICU工作。“追”到ICU,还是“扑了个空”,因为徐敏去参加医院新进人员岗前培训了,好在听说他的爱人在医院的另一个科室。来到所在科室,得知对方怀孕休假,但科室护士告诉了她的联系电话。那天中午,耿老和老伴拨通了电话,并找到的徐敏:“徐医生,真的是太谢谢你了,请你一定给我们一个机会好好感谢你。”
“他说那不行,说我晚上过来看看你们。”两位老人便想着晚上等徐敏过来,当面好好感谢他一番。但令两位老人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徐敏不仅提了西瓜等水果,而且一进来便向老人道歉:“对不起,我应该等您病情更平稳再走的,当时因为有事在身,所以就离开了。”而且还拒绝了他们任何感谢之举。
这让两位老人倍加感动,也让他们对湘雅二医院的医德医风更加赞赏:“这里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真是没得说,经常有新入院的病人问我要不要给医生打红包,我就告诉他们:‘你试试看咯,他们根本不吃这套’。我买的家乐福购物卡,送了好多次,都没送得出去呢。”耿老笑着对记者说。
8月16日,利用岗前培训班的间隙,记者采访了徐敏,他一再表示自己只是尽了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我想,哪位医生碰到了都会这样做,之前的‘最美医生’邓幼文老师就是个很好的榜样,作为新进人员,更应当以实际行动践行湘雅精神和医院的文化理念。而且当时,我背耿爷爷的时候,还有个护士也在边上帮了忙,很面熟,但是我不知道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