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你遇人见事为何总喜欢评价?

2018-12-16 10:25:58浏览:88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有多少人,每天都像个社会评论员一样度过,不断寻找可以评价好坏的人事物。你又去健身房流汗啦?诶哟,很健康哦~你每天花在优酷

有多少人,每天都像个社会评论员一样度过,不断寻找可以评价好坏的人事物。

“你又去健身房流汗啦?诶哟,很健康哦~”

“你每天花在优酷和爱奇异上的时间也太久了吧?眼睛坏了不说,脑子里也都是垃圾剧情!”

“你怎么街上路过镜子都要照照照啊?肉那么多,不知道减肥,还照镜子?!”

其实在评判他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一样是被评价的对象。

我是个值得称赞的人吗?还是个容易招致批评的人?

陷入这种思维习惯之后,我们会不断评价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来判断自己是否有价值,把每个举动都用“好 VS 坏”的标尺衡量。

这种万事都要评价的思维习惯尽管很常见很自然,却非常有害,而且是毁灭性的损害!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每次你评价自己,都是在挫伤自己的幸福感

这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① 你度过一天,做着一些事情。

你的大脑不断地评价:我做的事情好还是不好?我是值得被称赞还是被批评?

③ 如果你做了一些值得称赞的事,你会很开心!可是,事实上,你几乎很少花时间为此感到高兴。更多时候,你会去想所有那些你还没有做的事,而不是去想你已经做了的事。或者你可能想自己做的还行,但是感觉还可以更好。或者应该做更多。还或者,你会担心下次搞砸,失去已经拥有的。你对自己总是不确定,即使你在某些事情上做的还不错。

如果你做了应该被责备的事情…… 那么,你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而这是你大部分时候的状态。

所以,这种思维习惯并没有什么好处,只会不断地使我们感到很糟,不满,挫败,就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一样。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想要被称赞。

我们不确定自己的价值,所以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好不好?有多好?够好了吗?

通常我们不会如愿,因为我们总把自己和这样的对象做比较:

每一个有突出表现的人

我们按自己的标尺理解的“完美”

那些我们认为能使他人不仅有好印象,而且还印象深刻的事情

换种思维方式如何:

如果这种评价习惯并无益处,我们又能怎么做呢?我们如何改变?甚至这种改变有可能吗?

必须承认,思维习惯很难改变。

我们必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而且不断保持警觉。当我们缺乏不断地意识和警觉时,就会陷入糟糕的自我评价中。

你可以任何时候都这样做,无论发生什么:

父亲刚在医院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公司开会迟到、误了火车、今天微信公号发的头条才一小时就有了10W+阅读量、在路边冰激凌车享用了凉爽的美味……

重点都是一样的:丢掉自我评价的习惯,练习感恩、满足的习惯。

感恩和满足的思维习惯,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它就像一位你用真心换来的挚友,了解你、陪伴你、支持你,而且永远不会离你而去。

而我建议的方式是:在这个时刻去尝试感恩和满足。

没错,听起来很做作,俗气,陈腐。但是很有用!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这一天你做了些事情

你发觉自己在自我评价:“我今天真懒啊!呸。”

然后你对自己说:“啊,我又再自我评价了。别在这种习惯上再浪费一秒钟了。”

 与此相反,你应该停下来,在此刻尝试有所感恩,对自己或生活。尝试有所满足,对你所拥有的,你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正在发生的事情。去体验当下的这些感受。

然后重复这个过程。不管你是搞砸了什么事,或者偷懒,拖延,忘记做什么事,这都不要紧。甚至你做的好也不重要,你的感恩和满足并不依赖于你做的事情如何。你可以做的很好而感激和满足,你也可以做的不好但依然感激和满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面对伴侣的错误和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办?

上一篇:

你的善良,不是委屈自己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