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市广播电视报讯:
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华伦和马歇尔在人的胃中发现了一种螺旋状细菌,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人体的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是因为这种细菌在胃部繁殖所致。这个结论即刻引起医学界轩然大波,因为在此之前,人们认为胃液是一种无色而呈酸性的液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没有任何一种病菌能够在胃液环境中生存。
为了证明发病机理,马歇尔干脆喝下含有这种病菌的溶液,造成严重胃溃疡的同时,也证实了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人类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认识和研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二人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作为目前所知的能够在人体胃中生存的惟一一种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着实很“厉害”。这种感染率高、隐蔽性强、危害度高的细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甚至谈“幽”色变。那么,幽门螺杆菌会给人体带来多大的危害?感染后又该如何治疗呢?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主任医师带我们揭开幽门螺杆菌的神秘面纱。
一、感染率高,细菌本身无症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约有7.68亿,感染率高达50%-60%。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达到70%上下,感染率还是比较高的。
根据最新的“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其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水源等途径传染,“经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比如,家长将咀嚼后的食物喂给婴幼儿、情侣间接吻、饮水不卫生、食物未充分清洗煮熟等。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出很多。同时,因为国人用餐习惯,大多不能做到分餐制,因此我国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一个家庭内呈现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问: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潘主任回答:这种细菌单纯性存在于胃里时,感染者是没有症状的。只有在幽门螺杆菌诱发了其他疾病时,比如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或胃粘膜萎缩等,这时候才会有胃部疼痛、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因为其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仅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所以,要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胃镜或者呼气试验。
二、1%感染者会发展为胃癌
自从52岁的钟阿姨一个月前体检时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她就一直很是不安。听说这个病会传染,据说还有可能得胃癌,尽管医生告诉她不必太担忧,但她始终不放心。潘文胜主任表示,像钟阿姨这样谈“幽”色变的患者有很多,自从幽门螺杆菌被称为导致胃癌的元凶之一,又被定义为一种传染病,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感染后都惊慌不已。它确实被确定为胃癌Ⅰ类致癌物,但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幽门螺杆菌可以促进癌的形成,但不足以导致癌的发生。
科学家们曾经在蒙古沙鼠身上做过实验,喂下带幽门螺杆菌食物的蒙古沙鼠仅有一些炎症性改变,同时喂下致癌物质后,才演变为癌症。所以,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但这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胃癌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病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是其中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最终仅有不到1%发生胃癌。所以患者不必过分恐慌,发现感染后及早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多方面考虑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
三、只要规范治疗,90%以上患者可根除
潘文胜主任说,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并不复杂,目前国内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为四联疗法——选择四种药物,包括两种抗生素和两种药物,通过两周的疗程进行治疗。停药一个月后复查,如果显示阴性,就表示治疗效果达成,如果还是阳性,则在药物选用上进行更换。只要规范用药,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达90%以上。
四、学会5招预防感染
餐具消毒、尽量分餐
预防幽门螺杆菌,最重要是管好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
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不要“口对口”喂饭
老一辈人以及部分家长,喜欢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不自觉地用舌头感知食物温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尝一口试试温度,有些家长还会跟孩子吃同一碗饭。这些习惯都应该摒弃,否则可能将大人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及时洗手、清洁口腔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
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旦确诊,要尽可能到正规医院就诊,40岁以上胃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