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孩子有吸吮手指、咬手指、屏气等异常行为。由于家长不明白其原因,且这些行为对孩子的生活有一定影响,因此担心是否孩子的脑子出了问题。其实,孩子重复性行为或刻板性行为是比较多见的,通常表现为无目的的有节律的动作或行为,常发生于正常儿童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良性和可自我纠正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当儿童有发育障碍、情绪障碍或体格障碍时,重复行为频率增加,应引起家长的关注。
吸吮手指 指儿童自主或不自主的反复吸吮手指等,是一种幼稚行为。吸吮手指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大的影响,长期下去可使手指变粗大,继发感染,影响手指美观和精细动作,导致下颌发育不良、牙列异常,妨碍咀嚼功能等。
4岁以下儿童吸吮手指一般无需干预。如果吸吮手指引起上述问题,则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合理安排饮食和睡眠、有益的游戏活动、心理关心,部分孩子可使用苦味剂或酸味剂、习惯矫正等行为疗法、口腔金属腭槽等。
咬手指 女孩的高发期是8~9岁,男孩是12~13岁。该行为与心理紧张和情绪不稳定、遗传因素等有关,诱因包括家庭关系不良、学习成绩差、受到批评,表现为反复咬指甲和指甲周围的皮肤等。治疗应消除引起孩子精神紧张的因素,采用厌恶和习惯矫正等行为疗法。
屏气发作 是指儿童在剧烈哭闹时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多发生于6~18个月的婴幼儿。屏气发作与癫痫等不同,在治疗上需要消除其紧张情绪,纠正不良的抚育方式,部分可使用阿托品、补血药等。
拔毛发癖 表现为反复拔身体毛发,难以自控,可能与精神紧张和心理冲突有关,同时需要排除甲亢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缺钙、头癣等因素。治疗主要是消除导致精神紧张的因素,部分可使用抗抑郁药物等。
撞头 表现为有节律地将头撞向硬物体上的动作,多在6~12个月出现,部分可持续至7岁。治疗主要是采用行为纠正的方法,严重者可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