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日趋严重的世界性健康问题。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报道,全球范围内50岁以上人群中,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都发生过骨折。
一旦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病残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治疗和护理费用巨大,如髋部骨折后,40%的患者不能独立行走,60%的人一年后仍需要帮助。因此,尽早识别骨质疏松,及时加以干预尤为重要。
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006年《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发表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讨论稿)》,并于2011年进行修订,发表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而后,《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于2015年发表了《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也就是说,针对同一类疾病,国内医学界不仅短期内进行了指南的修订再版,同时还对并发症单独发表指南,由此可见国内对于规范骨质疏松性疾病诊疗的重视。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
主要危险因素:跌倒,低骨密度,脆性骨折史,年龄大于 65 岁,有骨折家族病史等。
次要危险因素:嗜烟,酗酒,低体重指数,性腺机能减退,早期绝经(<45 岁),长期营养不良,药物使用史(如糖皮质激素、华法林、肝素、甲状腺激素、质子泵抑制剂、抗癫痫药、芳香化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肿瘤化疗药等),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
骨质疏松的治疗
抗骨质疏松治疗以减轻症状为主,尽量提高骨密度、骨强度,预防骨折发生或再发生,具体治疗方法、手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基础治疗:补充钙+维生素D。一般推荐老年人每天1000mg钙量,食物中已经补充400mg,所以需要再补充600mg钙量。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推荐每天补充400 - 800 IU。一般推荐活性维生素D3。补充维生素D时,要注意血、尿钙的监测。
药物治疗:抗骨吸收的有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促进骨形成的有甲状旁腺激素。还有就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药。
康复治疗:建议积极参与运动,步行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已经有骨折未愈合的需要遵医嘱,依据年龄、身体情况、活动能力进行调节。华山医院核医学科有专业骨质疏松治疗仪,可以通过磁场的原理改善骨质疏松情况。
预防骨折的发生:调节生活习惯很重要,均衡膳食,保持适度体重,增加日照。预防跌倒也需要引起重视,家中可以摆放防滑垫,卫生间可以设置扶手,走路困难者可借助拐杖等。
温馨提示:
2017年10月14日(周六)上午9点至11点,“世界骨质疏松日”大型主题义诊活动将在华山医院举行。届时,来自上海各大医院的50余名骨质疏松专家将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咨询,发放骨质疏松科普资料,并有免费骨密度检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