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王建昌在此前召开的北京两会小组讨论会上抛出自己的疑问。一些检测机构称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预测患癌风险,虽价格不菲仍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尝试。从事流行病学专业的北京市政协委员方向华则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在流行病学领域,如果被检测出有患病风险就一定要拿出治疗方案,否则就是给病人徒增烦恼。
“如果一个18岁的孩子做了基因检测,结果癌症高风险,那么是会严重打击他的精神状态还是能够起到超前预防的积极作用?”北京市政协委员王建昌在此前召开的北京两会小组讨论会上抛出自己的疑问。
一些检测机构称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预测患癌风险,虽价格不菲仍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尝试。以基因检测为重要手段的精准医疗已被列入“十三五”健康保障发展问题研究的重大专项之一,“基因检测到底靠不靠谱”这一话题在北京市两会上引发了政协委员们的热烈讨论。
“精准医疗的精髓是‘个性化’和‘量体裁衣’。”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斌说,几千年前,人类主要靠感觉器官诊断疾病,随着技术平台的迅速发展,目前人类已进入精密医学和精准诊断的时代,这符合我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精髓,每人一个方子,而非每人都吃一种药。
从事流行病学专业的北京市政协委员方向华则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在流行病学领域,如果被检测出有患病风险就一定要拿出治疗方案,否则就是给病人徒增烦恼。
方向华委员举例说,曾经有组织对老人患阿尔兹海默症风险进行基因检测,只将结果告知其中一部分老人,结果发现被告知有患病倾向的老人生活状态变得不积极。“我认为基因检测要有临床评估。包括现在对大量除癌症以外的疾病也进行检测,到底是不是有效积极的办法,会给病人造成什么样心理以及病理反应,值得商榷。”
北京市政协委员杨月欣则认为,虽然基因筛查还在研究阶段,精准医疗在世界范围内也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障碍,但要看到,基因筛查的重要前提是依托庞大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虽需要长期积累但能对疾病的预防给出个体化的指导和鉴别,这对提升我国大众疾病预防这一“短板”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