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梦想,也是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标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岁。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79.0岁。15年时间,我国要想显著延长人均预期寿命,不仅要提高普通人群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更应关注特殊人群的早亡问题,尤其要降低孕产妇、新生儿及自杀者这三大人群的死亡率,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帮他们改善健康状况,才能整体提升中国人的平均寿命。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培养助产士,产检要跟上
过去的一年里,“全面二孩”政策直击民心,让更多夫妇有了“再生一个”的想法,高龄孕妇的队伍因此越来越壮大,她们的安全也成了重中之重。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8.3/1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30.6%。刘庆指出,这一结果与高龄产妇涌入生育大军有关,因为高龄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风险更高,直接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从直接原因看,夺去我国孕产妇生命的前三位疾病包括: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和妊娠期高血压。刘庆分析称,孕产妇死亡与多种因素相关,最主要的是得不到充足的卫生保健,如不能按时产检,缺乏熟练的医护人员等。此外,路途遥远、缺乏必要健康知识和信息、风俗落后等因素也妨碍一些女性在妊娠和分娩期获得足够的健康保障。
刘庆认为,要保障孕产妇安全,应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国家要通过政策法规优化妇幼健康服务资源配置。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后高危孕产妇增加带来的产科危急症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加强区域的产科急危重处理中心的建设,合理、有效承接辖区内二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的产科急危重病人,建立绿色通道。
对于近期急剧上升的孕产妇人群,最近由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建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可通过科室间、科室内床位调整等方法,尽快扩增产科床位。
另一方面,还应加大医师、助产士等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开设大学本科助产相关专业;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等方面对产科医师、助产士、护士等给予倾斜,改善医护人员待遇等。
最后,育龄夫妇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双方应主动进行婚前和孕前检查,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生育。
女性孕期要定期产检,至少进行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妊娠前三个月,孕妇尤其要避免病毒、药物、放射线等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孕中后期,至少每4周进行1次产检,警惕是否有妊娠并发症或其他合并症;孕晚期要适当增加检查次数,特别关注孕妇的血压、血糖,防止妊高症、巨大儿引起的高危妊娠。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建立全国性转诊救治网
国家卫计委曾发布数据指出,我国婴儿死亡率从医改前2008年的14.9‰下降到2015年的8.1‰,这是可喜的进步。但要实现2030年下降至5.0‰的目标,仍需社会各界付出更大努力。
韩彤妍介绍说,近年,我国新生儿死亡原因主要包括:早产、出生窒息及感染等。我国每年早产儿出生数量居世界第二,约117万。孕妇早产,一方面会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增加死亡风险;另一方面,孕妇可能属于高危产妇,年龄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不仅给孕妇自身带来生命危险,也会增加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的几率。
刘庆指出,中国大城市出生缺陷已占婴儿死亡的1/5~1/4,减少人均预期寿命3.5岁。预防出生缺陷可从源头上减少新生儿死亡。
此外,孕妇在生产时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生时窒息等问题,也可能增加新生儿死亡风险,这一情况多发生在医疗条件技术相对落后的小城市或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因医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处理危重情况时难度更大。其次,新生儿出现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也增加了新生儿死亡风险。
为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韩彤妍认为,国家应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方式和力度,如形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新生儿转诊救治网络”,这一网络可令相关医院处于统一网络平台中,并实时更新相关医疗资源情况,让需要转诊的危重患儿可以第一时间转诊至医疗资源相对宽松的三甲医院或救治中心。
为提高中小城市、农村等地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韩彤妍建议,应该增加对这些地区医护人员培训的支持力度。政府应给予这些医护人员以更多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到三甲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培训,并提供相应的人力调配、资金支持,提升地区整体医疗水平。
韩彤妍说,我国还应加强对育儿知识的普及力度,如把相关知识系统、统一地放在网络平台上,供所有需要的人学习、查阅,这样不仅能加快知识的普及,也避免家长盲目进行网络搜索。
为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比例,刘庆建议,育龄夫妇应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保健。女性孕期进行必要的B超检查,产后还要重视新生儿疾病的筛查,以便早发现问题,早采取措施,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最后,韩彤妍建议,育龄夫妇尽量选择合适的年龄生育,最好不要拖到35岁以后。孕妇要注意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避免超重,保持身心愉悦,为孕育健康下一代打下良好基础。
降低自杀死亡率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关怀
世卫组织统计估算,全球因自杀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同年因战争、谋杀而死亡的人数总和。70岁以上人群自杀率最高,15~29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二位死因。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约13万,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老年人自杀率显著上升。
杨甫德指出,心理疾病与自杀行为有密切关系。统计显示,40%的自杀死亡者在自杀时患有抑郁症。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死亡风险是其他精神疾病的4~10倍。
说到老年人自杀率高的原因,杨甫德认为,人到老年,躯体健康状况恶化、罹患精神障碍的几率也高。老人本身自我照料或者履行社会职责的能力就在减弱,人际交往范围缩窄,如果再有其他不良事件发生,就可能让老人走向极端。15~29岁本身就是心理问题高发的年龄段,出现抑郁,若得不到好的疏解和治疗,就可能选择自杀。农村自杀率高则与生存条件困难、疾病痛苦、家庭关系等有关。
面对这一问题,杨甫德院长呼吁,应尽快出台全国性的自杀预防计划。世卫组织和联合国都要求成员国有国家层面的自杀预防计划,但我国直到现在还没有一整套国家的自杀预防体系。这一体系能改善自杀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网,完善自杀以及自杀未遂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登记,有利于建立系统的相关服务和研究项目。
其次,要加强精神卫生健康和生命价值观教育,从小学就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青少年知道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遇到心理问题后要尽早求助及知道如何求助;学习尊重生命的价值。
再次,建立“心理关怀”系统,让心理科普和关怀进入社区、学校、企业、村户,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关怀。
最后,给有自杀倾向的人提供必要、及时的心理救助。北京回龙观医院在2002年开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2014年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心理援助热线项目管理办公室。作为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专家组组长,杨甫德说,热线的开通,在预防自杀上起到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