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脂肪分子形成斑块阻塞动脉,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不仅仅由于不健康饮食,可能是由于住在人类口腔和肠道的细菌。该研究发表于《脂类研究杂志》(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IF 4.810)。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果解释了为何牙龈疾病通常和动脉粥样硬化(即脂肪分子、钙、血液中的胆固醇和其他化合物在血液中形成斑块附在动脉内壁上)有关联。斑块的产生会使动脉变硬、变窄,限制了携带氧气的血液流向重要器官和组织,于是造成心脏病发作、中风以及其他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免疫系统也有重要作用。免疫细胞会依附在血管内壁靠脂肪沉积为食,然后繁衍。这会造成炎症,使动脉壁的平滑肌变厚,助长了斑块和动脉粥样化的形成。
饮食可能并非罪魁祸首
动脉粥样硬化会影响动脉为心脏、大脑、肾脏、四肢、骨盆和其他部位提供含氧丰富的血液流动,导致疾病。之前一直认为,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肪分子或油脂是来自于饮食中的脂肪、胆固醇。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一群人,虽然吃着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但却没有心脏病。
这项研究分析了来自患者的动脉粥样斑。结果发现,斑块中包含的油脂化学特征可能不是来自动物,这些脂肪分子的特征和拟杆(Bacteroidetes)这类细菌产生的脂肪分子特征相匹配。拟杆菌产生的脂肪分子和来自动物的脂肪酸有不同的特征。
研究人员之一、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化学系副教授 Xudong Yao解释道,他们利用人类油脂和细菌生产的油脂之间的重量差异和现代质谱仪测量人类斑块样本中细菌油脂的数量,看它们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油脂的联系,确定这种联系是早期疾病诊断中将油脂作为指标的第一步。
研究团队指出,免疫系统有可能触发炎症,因为当免疫细胞遇到动脉壁上的脂肪沉积,它会识别出这些油脂不是来自人类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人体内有一种酶会分解细菌油脂,将其变成起始原料来制造促进炎症的分子。因此细菌油脂的存在就是“祸不单行”,给动脉雪上加霜。具体过程是:首先,免疫系统发现细菌油脂,启动指示信号,然后酶分解油脂来促成炎症。
研究人员指出,这不是细菌自己侵入血管给人体造成麻烦。拟杆菌,这个聚居在口腔和肠道的菌群通常不会带来伤害。在特殊条件下,拟杆菌会引发牙龈疾病,但不会入侵人的血管。不过,拟杆菌分泌的油脂会穿过细胞壁,进入血管内。
研究团队计划对动脉粥样斑块进行细节分析,找出拟杆菌油脂聚集的地方。如果他们发现来自这群细菌的油脂是在动脉粥样斑块内累积,而不是在动脉壁上,那么就能证明来自拟杆菌的脂肪分子是和动脉粥样化有关的,也会导致心脏疾病。
医牛点睛:这个研究并不是说饮食不重要。如果细菌分泌油脂可能会给动脉造成负担,我们更要注重饮食、运动,不要给动脉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