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医疗自然也少不了大数据。但是,最近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大数据所知道的可能是错的,要了解人类的健康和行为还应该研究个体,而非群体。
研究人员利用统计模型对数百人的数据进行比较,这些数据来自包括健康人士、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患者。
分析结果发现,对群体来说正确的结论对个人不一定正确。例如,一组对抑郁症患者的分析发现,他们内心非常担忧;但同样的分析用于这一组的每个人身上是,差异各种各样,有零担忧的,也有极度痛苦的,与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研究人员认为,从一大群人身上收集到的数据是瞬间平均下来的,只是一张模糊的快照。情绪、行为、生理对不同的人有显著的差异。
研究主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助理教授Aaron Fisher称,如果你想知道每个人的感觉或者他们是如何生病的,你必须对每个人进行研究,而非群体。疾病、心理问题、情绪和行为是由个体表达出的,一张快照无法抓取所有现象。
医学、社交、行为科学如果长期依赖群体数据会导致误诊、开错处方,使科学理论和实验永久存在,而没有根据不同个体间进行校准。
但这并非让科学失去信心,而是让人们将科研作为日常护理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个性化医疗。
医牛点睛:该研究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医学和行为科学的最佳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