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医生究竟有多火?记者在某搜索引擎里输入“网络医生”,立即出现129万条相关信息。令许多人担忧的是,这些网络医生良莠不齐,其是否具有医师资质难以辨别。相关卫生行政部门表示,目前有关网络医生的准入门槛问题还没有统一说法。
“网医”几乎没有准入门槛
记者在查看一家自称“只要成功提交问题,即有上万名专家为您解答”的健康咨询网站的注册医生信息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医生的情况介绍语焉不详。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网络医生招聘准入门槛低,有的仅要求有大专学历,有的甚至对学历无要求。记者在网上搜索“网络医生招聘”信息,在某医院的网络咨询医生招聘网页中看到,其所属的行业分类为医院,对网络咨询医生的学历要求却是“不限”。
一位自称是医学毕业生的网络医生向记者透露,在他们团队成员中确实有不少人是在校的医学生,把加入健康网站当成实习机会。“对公众进行健康知识的指导和科普宣传,既能积累经验,也能帮助别人。”
他表示,加入这些健康咨询网站,或是通过发简历的方式,或是直接注册,并称“很多健康咨询网站招聘信息上虽然写着要求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但审核系统中根本没有这一项,甚至连身份证号码都不需要填写,几乎没有准入门槛”。
按照这位人士的指点,记者登录了20家健康咨询网站,一半以上的招聘网页中没有设医师资质核实内容,身份证号码也不要求。记者质疑,没有这些信息,网站如何把好准入关。
记者致电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有关网络医生的准入门槛问题还没有统一说法。记者了解到,去年7月1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虽然对医疗保健信息的发布进行了规范,却没有对网上诊疗行为作出具体要求。相关人士认为,如何规范网络医生的资质认定与审批,有关部门尚需早日出台管理办法。
“网医”资质难考证
“有问必答网”是众多提供网络医疗服务的网站之一。记者打开该网站团队成员列表,选择“医生刘××”进行核实。在卫生部网站的数据查询栏目中点击“执业医师注册查询”,看到“由于全国联网工作尚未完成(未入网的有西藏,部分入网的省有湖北),查询结果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为准”的文字提示。记者输入“山西省”、“刘××”,确实可以搜寻到该人相关医师信息——性别:男;医师级别:执业医师;执业类别:临床;执业证书编码:110××××××××0931;执业地点:左权县康复医院;执业范围:内科专业;注册时间:2005年12月13日。
还有一些网络医生,没有在网站上留下真实姓名和详细信息,有没有执业医师资格更是未知数。同样在“有问必答网”,该团队的另一成员“陶医生”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在“陶医生”的“医生详情”中,“所在医院”一栏的标注是“保密”。
建议多 不知道哪个对
记者做了一次尝试,以“最近白天经常耳鸣”为由在某医疗网站进行咨询,不到一天就收到留言十余条。有的“网医”认为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而导致耳鸣的发生;有的则认为要避免在强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或过多地接触噪声;另有“网医”认为是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耳鸣,治疗应以控制这些疾病为原则。记者不是学医的,一时不知到底该听谁的。
记者采访的有网络问诊经验的网友也有同感。网友“飞扬”告诉记者,她的小孩夜间经常出汗,情急之下便在网上搜索症状原因,得到十余个不同的答案。“网上问诊倒是方便,可是得到的建议令人不知道哪个是对的,最后还是得到医院去。”
咨询还是推销药品
在网上体验中,记者也发现一些向咨询对象兜售药品、医疗器械或是提供有偿服务的网络医生,他们是否具有医师资格同样无从查证。记者在某搜索引擎中输入“甲状腺肿大怎么办”的字样,1540万篇相关信息出现,打开一个介绍语为“甲状腺肿大怎么办?京城名医看”的网站,网上医生就热情地“打招呼”了。和记者对话的“医生”名为“甲亢医生1”,当记者询问其身份时,他支吾不语。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后,他就向记者极力推荐他们治疗甲状腺肿大的药品。